【目 录】
自序/1
第一节 释迦牟尼与佛教的创立/8
第二节 佛教的分化与发展/18
第三节 印度佛教的向外传播/37
第一节 佛教的初传/44
第二节 中印文化的最初碰撞与反应/52
第三节 汉代译介的佛学两大系统/65
第一节 佛教在三国时的展开/71
第二节 两晋佛教与玄佛合流/84
第三节 中国佛教学者的崛起/98
第四节 鸠摩罗什及其门下/117
第一节 南北朝的分裂与佛教的隆盛/132
第二节 僧官制度、寺院经济与世俗的佛教信仰/148
第三节 讲习经论的盛行与佛教学派的林立/160
第四节 竺道生对中国佛教文化的贡献/172
第五节 儒佛道相融相争与二武灭佛/178
第六节 佛教艺术/190
第一节 隋唐帝王与佛教/196
第二节 佛教文化的空前繁荣/202
第三节 天台宗/211
第四节 三论宗/220
第五节 法相唯识宗/226
第六节 华严宗/237
第七节 禅宗/246
第八节 净土宗/266
第九节 其他各宗/270
第十节 佛教文学艺术与社会性活动的发展/279
第十一节 儒佛道三教关系的新发展/292
第一节 佛教在衰微趋势中的持续发展/301
第二节 佛教各宗派的演变/318
第三节 佛教的内外融合/327
第四节 佛教向社会文化各领域的渗透/334
一、明王朝与佛教/348
二、清政府与汉藏佛教/349
三、专制集权与僧官制度的强化/351
一、经藏的刻印/353
二、佛教著述/355
一、禅宗/355
二、净土宗/359
三、天台宗/360
四、华严宗/361
五、律宗/362
六、唯识宗/363
一、三教合一的思潮在继续/363
二、云栖袾宏/365
三、紫柏真可/368
四、憨山德清/370
五、蕅益智旭/374
一、佛教与民间信仰/378
二、佛教节日与民俗/380
一、居士与佛学/384
二、杨文会与金陵刻经处/386
第一节 近代佛教的衰落与佛教文化的复兴/390
第二节 佛教的革新运动与人间佛教/413
一、太虚与佛教革新运动/413
二、人间佛教的提倡及其历史影响/418
第一节 藏传佛教的形成/423
第二节 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433
第三节 藏传佛教的特色及其流传/449
第四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上座部佛教/465
第五节 大乘佛教在少数民族地区/471
第一节 佛教东渐与西行求法/478
第二节 佛教中心与向外传播/501
第一节 缘起与无我/536
第二节 缘起论的展开/552
第三节 法印说与修行论/574
第一节 性具实相说/596
第二节 法相唯识学/635
第三节 法界缘起论/658
第四节 修心见性论/685
新版(第三版)后记/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