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研究
孙中原:论《墨经》本体哲学的范畴与原理
发表时间:2023-06-14 16:37:35    作者:孙中原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微信公众号

孙中原,男,1938年生,河南郑州人。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1958-1961年,奉调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与逻辑研究生班,师从杨献珍、艾思奇先生。1961-1964年,奉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逻辑研究室,师从金岳霖、汪奠基、沈有鼎先生。1971-1979年,任教清华大学哲学教研室。1960-1970年、1980年至今,任教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逻辑教研室。1993年任教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招收中国哲学史专业“墨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方向与逻辑专业“中国逻辑史”方向博士生。1998年,评聘为中国人民大学逻辑学科学术带头人,任逻辑教研室主任,哲学院学位委员会暨学术委员会委员。2001年1月,中宣部与国务院新闻出版总署设《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聘为《中华大典·哲学典》编委,《中华大典·哲学典·诸子百家分典》副主编。学术研究内容涵盖“逻辑学”“中国逻辑史”“墨学”“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等。出版专著8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主持完成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墨学大辞典》、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墨经>绝学的 E 考据和元研究》。

 

【提要】:《墨经》的本体哲学,在《墨经》整体的哲学语境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主导性和决定性。《墨经》本体哲学由一系列范畴与原理构成。范畴与原理的内在关联、相互作用与逻辑论证,形成严密整体,构建起《墨经》本体哲学的理论体系。《墨经》一系列范畴与原理中,“物”(物质)、“实”(实体)、“有”(存在)、“无”(非存在)、“动”(运动)、“化”(变化)、“宇”(空间)、“久”(时间)等范畴与原理,是构成墨家认知与改造世界的范畴与原理的关键节点。《墨经》范畴与原理的理论系统,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学术与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墨经》;本体哲学;范畴;原理;典型事例;科学体系

 

《墨经》是中国古代科学的重镇,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典型与范式。《墨经》哲学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大哲学观,包含“本体哲学、认知哲学、方法哲学、科技哲学与历史哲学”五大部类,格局恢弘,论述全面。[1]《墨经》的本体哲学,是由诸多范畴与原理构成的理论体系,严谨精密,意涵深邃。在《墨经》整体的哲学论域中,处于基础地位,具有主导性和决定性,蕴含强大的生命力、震撼力与影响力。就《墨经》的本体哲学而言,它之所以“施诸四海而皆准,行诸百世而不悖”[2],能够被普遍应用,就是因为它在当时能比较正确地反映世界万物的本质属性与普遍规律,给人类贡献了相对科学的世界观、宇宙观。

本体哲学,又叫本体论、存在论、世界观、宇宙观、自然观,是论述世界存在本体普遍规律的哲学部门,是关于世界终极本体的哲学理论。《墨经》建立科学宇宙观的原创性理论体系,全面系统,精湛深邃,具有普遍的理论、历史、现实与未来价值。《小取》总结人类认知的全部目的与根本宗旨,是“摹略万物之然”与“所以然”,即反映世界的本来面目、本质与规律。这是《墨经》作者对人与世界本体关系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小取》说:“焉摹略万物之然。”又说:“其然也,有所以然也。”《小取》对人类认知目的“摹略万物之然”和“所以然”的规定,相当于说“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朴素的了解,不附加以任何外来的成分”[3]。《墨经》的本体哲学,有普遍适用的世界性意义,是全人类珍贵的知识遗产。

 

 —、范畴与原理总论

《墨经》本体哲学,由一系列范畴与原理构成。范畴与原理的内在关联、相互作用与逻辑论证,形成严密整体,构建《墨经》本体哲学的理论体系,在《墨经》的哲学论域,发挥基础性、普遍性、全局性、主导性、决定性与实效性的功能作用。

范畴是大概念、基本概念、普遍概念,它的内涵是反映世界万物普遍的本质属性;它的外延宽泛,无所不包,《墨经》称其为“达名”,“达”即通达宽泛。即如《荀子-正名》所说:“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如“同”(同一性)、“异”(差异性),是辩证法宇宙观最宽泛的范畴。原理是各门科学的基本命题、普遍规律。如“同异交得”,即同一性与差异性的相互渗透和同时把握,是辩证法宇宙观与辩证逻辑的基本原理。

范畴与原理,是《墨经》哲学理论体系的关键词和核心命题。黑格尔与列宁都曾把世界万物比喻为一面网,由范畴与原理构成的哲学体系,是人类认知世界之网,而基本范畴与原理,则是人类认知反映世界万物之网的网上纽结。黑格尔说:“这些纽结是精神生活和意识的依据和趋向之点。”[4]15列宁解释说,在人面前的是自然现象之网,范畴是帮助我们认识与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5]。用黑格尔与列宁的比喻形容《墨经》的学术成就,可以说在《墨经》本体哲学体系的论域,呈现出一面认知与改造世界的范畴原理之网。《墨经》哲学体系的范畴原理之网,在中国文化知识宝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重要。

范畴,意思是种类、类型、范围。范畴是反映世界万事万物普遍本质的基本概念,是人类认知成果的浓缩凝聚,充当了人类进一步认知与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方法。

《经上》100条包含100多个科学范畴,是中华民族认知与改造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里程碑,是国人认知与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网上纽结。《经上》100条,用定义分类方法,从内涵外延上规定各门科学范畴。全部《墨经》,有数百个各门科学的基本范畴,是一个“范畴王国”。《墨经》的作者是创制科学范畴的专家,对所论各门科学的范畴,各有专门规定,义涵深邃,应用规范。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说,中国哲学“没有能力给思维创造一个范畴:规定]的王国”。“中文里面的规定[或概念]停留在无规定[或无确定性]之中。”[6]在《逻辑学》上卷《第二版序言》说,中国语言“简直没有,或很少达到”“对思维规律本身有专门的和独特的词汇”的地步[4]8。

这种说法不合事实,说明黑格尔对《墨经》的丰富范畴一无所知。有无可辩驳的大量事实,证明《墨经》有一个反映全部世界、构造多门学科理论的范畴体系,即具有黑格尔所说“范畴的王国”。《墨经》中每一个概念范畴,都有定义分类及内涵外延的规定。并且“对思维规律本身”,《墨经》也有大量专门独特的词汇。

整部《墨经》,是由范畴与原理构成的理论体系,网罗宏广,义理深湛,标志着《墨经》进入到了墨学发展的高级阶段,反映了墨学由低级到高级、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由量变到质变的历史发展过程,典型地体现了人类认知与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

就《墨经》的哲学体系而言,有本体哲学、认知哲学、方法哲学、科技哲学与历史哲学等诸多门类。就《墨经》的本体哲学来说,创制反映认知对象的诸多范畴与原理,概括客观世界的普遍性质与规律。

 

二、“物”“实”“有”“无”范畴与原理分析

《墨经》的一系列范畴与原理,我们首先从中举出“物”“实”“有”“无”(物质、实体、存在、非存在)这一组范畴,进行分析。

“物”:物质,实物,事物。墨家对这一范畴使用广泛,《墨经》中出现73次,其用意是概括存在于主体之外的所有物质、实体、形体、事物、存在,是最广泛的普遍概念,属于外延最大的哲学范畴。《经说上》第79条说:“物,达也,有实必待之名也命之。”即“物,是“达,名,外延最大的名,属于最高类概念,是概括宇宙万物的总名,相当于现代哲学范畴“物质”。凡存在实体,一定都用“物”(物质)范畴概括。

“物”“实”“有”(物质、实体、存在)这三个范畴,外延基本相同,内涵大体一致。《经说上》第6条说:“知也者,以其知论物。”“物”:物质,是人类认知与实践改造的对象。《墨经》从世界观、宇宙观、本体论、存在论与形上学高度,回答哲学基本问题,规定了“物”“实”“有”(物质、实体、存在)范畴的内涵与外延。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7]《墨经》“物”范畴的规定,接近于列宁说的“物质”概念,是当时世界顶级的哲学概括。同时代的希腊哲学认为,世界本源于水、火等具体物质形态;印度哲学认为,世界本源于地水火风等具体物质形态。相比之下,《墨经》对世界本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概括程度,已经攀登到当时哲学的最高峰。

《小取》形容人类认知的目的宗旨,乃是“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即反映万事万物的本来面目,讨论搜求社会人群的言语得失。客观世界,是人类认知和实践改造的对象。研究客观世界本体的本来面目,存在性质,即为本体哲学,又称为本体论、存在论、世界观、宇宙观、自然观。

《小取》说:“摹略万物之然。”又说:“其然也,有所以然也。”人类认识的全部目的,是“摹略万物之然”与“所以然”,即反映世界的本来面目、本质与规律。这是《墨经》作者对人与世界本体关系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小取》对人类认识目的“摹略万物之然”和“所以然”的规定,相当于恩格斯说的“对自然界本来面目的朴素的了解,不附加以任何外来的成分”[8]177。《墨经》的本体哲学,有普遍适用的世界性意义,是全人类珍贵的知识遗产。

《墨经》范畴“物”“实”“有”,即物质、实体、存在三范畴,内涵外延基本等值,可互训。“实”,即实物,实体,实在。与“物”(物质)、“有”(存在)范畴,可互换使用。《素问•调经论》说:“有者为实,故凡中质充满,皆曰实。”与“虚”相对。

“实”范畴,墨家使用广泛,《墨经》中出现72次,其用意是论述“实”即实物、实体、实在,乃是人类认知与实践改造的对象。《墨经》坚持,“物”“实”“有”,即物质、实体、存在,是第一性、决定者,而思维、意识,则是第二性、被决定者,是前者的反映与概括。

《小取》说:“以名举实。”《经上》第31条说:“举,拟实也。”《经说上》解释:“告以之名,举彼实也。”即“以名举实”的“举”(反映表达),指摹拟事物的实质。告诉你这个“名”(语词概念),是为了标举(反映)那个“实”(实物、实体、实质)。

《小取》所谓“察名实之理”的内容,即指贯彻以上科学论述“名实关系”的意涵。《大取》说:“名,实名,实不必名。”即名为实之名,有实不必然有名。“实”为第一性,“名”为第二性,名是人对实体认知之后的反映概括。

达名(普遍概念)对应一般的实;类名(一般类概念)对应特殊的实;私名(单独概念)对应个别的实。《经上》第79条说:“达、类、私。”《经说上》举例解释:“物,达也,有实必待之名也命之。马,类也,若实也者,必以是名也命之。臧,私也,是名也止于是实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语词概念分为外延最广的普遍概念、一般类概念和单独概念。如“物”(物质)是外延最广的普遍概念。凡存在着的实体,一定都等待着这个概念来概括。“马”是类概念,凡具有马属性的实体,一定用这个概念概括。“臧”是单独概念,指称某一实体。

《墨经》从外延上,把概念划分为“达、类、私”,即外延最广的普遍概念、一般类概念和单独概念三种,准确精到,与西方哲学一致。名实对应三分法,见表1。

 

表1名实对应三分法

 

 

《经上》第81条说:“知:闻、说、亲;名、实、合、为。”《经说上》解释:“传受之,闻也。方不彰,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认知分七种:闻知、说知、亲知;名知、实知、合知、为知。传授来的知识是闻知,由已知推测未知是说知,亲自观察得来的是亲知,对称谓陈述事物手段的知识是名知,对称谓陈述对象的知识是实知,概念理论和实际结合的知识是合知,自觉行动(实践)的知识是为知。实知,即调研认知实际情况。

《经说下》第154条说:“指是鹤也,是以实视人也。”老师带学生调查湿地,指着水鸟鹤说:“这是鹤。”这是指认实际情况。《经说下》第104条说:“有之实也,而后谓之。无之实也,则无谓也,不若假,举美谓是,则是固美也,谓也,则是非美,无谓,谓则假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称谓要反映实际情况,有这样的实际情况,才能这样称谓,没有这样的实际情况,就不能这样称谓,不像说假话,用美称谓这种状况,是因这种状况本来美,才这样称谓,如果这种状况本来不美,不能这样称谓,这样称谓则假。用实际情况的有无,定判断的真假,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宇宙观。

《经下》第134条说:“或过名也,说在实。”《经说下》举例解释:“知是之非此也,又知是之不在此也,然而谓此南北,过而以已为然,始也谓此南方,故今也谓此南方。”即名称有时会过时,论证理由在于,实际情况已经变化,知道这个已经不是这个,又知道这个已经不在这里,然而因为过去曾经把这个地方叫南北,现在就还说这个地方是南北,这就是事情已经过去,还以“过去曾经如此”为理由,而说“现在还是如此”。因为开始把这个地方叫南方,所以现在还把这个地方叫南方。

“过名”:名称过时,不适合当前情况。“是之非此”:这个已经不是这个,指事物性质变化,“此”亦即“是”。“是之不在此”:这个已经不在这里,指事物空间变化。“过而以已为然”:事情已经过去,还拿“事情曾经如此,,为理由,推论说“现在还是如此”。这是混淆时态错误论断。

《经说下》第111条说:“知与?以已为然也与?过也。”批评坚持“以已为然”的错误论断。“已”(已经,曾经)是过去时态,“然”是现在时态,“以已为然”是把过去时态,误认为现在时态的错误论断。

只因为过去曾经如此,就推论说现在还是如此,这不算真正的知识,是属于“疑”(猜疑,臆测,意见)的一种。《墨经》批评这种“刻舟求剑”式的错误推论,认为正确认知,应该以实际情况的变化为依据。

《经下》第134条说:“尧之义也,声于今而处于古,而异时,说在所义二。”《经说下》举例解释:“或以名示人,或以实示人。举友富商也,是以名示人也,指是鹤也,是以实示人也。尧之义也,是声也于今,所义之实处于古。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尧是仁义的”,这是今天所说的话,而这句话所指的实际,是处于古代,古代和现代是不同的时代,论证理由在于,“尧是仁义的”命题涉及语言和实际两个方面。让人了解实际情况,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说出名词语句让人了解,另一种是把实际事物展示给别人让人了解。如说:“我的朋友是富商。”这是说出名词语句让人了解。而指着眼前这个动物说:“这是鹤。”这是把实际事物展示给别人让人了解。说“尧是仁义的”,这个语句是今天说的,而“尧是仁义的”这句话所指的实际,处于古代。古今时代实际情况变化,认知称说应该随之改变。

“有”的范畴,即存在,与“无”(非存在)相对。这一范畴《墨经》使用更广泛,多达893次。“有”(存在)范畴,与“物”“实”(物质、实体)等值,可互训。“有”(存在)与“物”“实”三范畴,是人类认知的对象与实践改造的对象。“有”是会意字,金文字形,从又(手)持物,本义是具有、存在。

《经上》第66条说:“盈,莫不有也。飞经说上》解释:“无盈,无厚。”即在一定语境内说“盈”(充满、渗透、涵容),就是某物无处不存在。说“无盈”(不充满、不渗透、不涵容),那除非是“无厚”。

“无厚”:在物理学物质结构论上,指无穷小的物质点,质点,空间点,微粒。“盈”等值于“有”、存在。莫不有:无不有,等值于“有”。“有”:存在。“盈”是《墨经》世界观(本体论,存在论)的范畴,表达物质的存在,渗透充盈。例如“坚白相盈”。

“盈,莫不有也。”等于说物质充盈无限宇宙,或无穷世界到处充盈物质,物质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即无穷世界,到处充盈无穷的物质。“盈,莫不有也”与第43条“尽,莫不然也”,二说相通。

“尽”(所有的)是全称量词,在一语境内说“尽然”(所有个体都是如此),等值于说“没有个体不是如此”。“尽”:俱,都,所有。“然”:指代任一事物状态,是逻辑变项。“莫不然”:无不如此,没有个体不是如此。全称量词“尽”的定义:在一论域,说:“所有P尽Q。”等值于说:“没有P不Q。”

已经存在,就是曾经存在,并非从来不存在。《经下》第162条说:“可无也,有之而不可去,说在尝然。”《经说下》解释:“已然则尝然,不可无也。”即一件事情,可以是从来没有,但是一旦存在,就不能抹煞排除它曾经存在的事实。“已然”:已经如此,已经这样,成为事实。

《经说下》第104条说:“有之实也,而后谓之。无之实也,则无谓也。”即存在这样的事实,才能这样谓述,不存在这样的事实,就不能这样谓述,存在为第一性,谓述为第二性,这是本体哲学的基本原理。《墨经》达辞,通俗易懂,义理明显。

“无”,即非存在,不存在,与“有”(存在)相对。《墨子》使用485次。《经下》第150条说:“无不必待有,说在所谓。”《经说下》举例解释:“若无马,则有之而后无。无天陷,则无之而无。”“无”不以“有”为必要条件,论证理由在于所说“无”的种类。

如说“现在无马”,指先有,后变为无。说“无天塌的事”,指从来都是无。《经说下》第104条说:“无之实也,则无谓也。”即称谓以实际存在为转移。《玉篇》:“无,不有也。”人不能病态地执迷于虚无,视虚无为实有,与虚无纠缠不休。

 

三、“动”“化”“宇”“久”范畴与原理分析

我们接着分析“动”“化”(运动、变化)和“宇”“久”(空间、时间)的范畴原理。

“动”,即运动的范畴。此范畴《墨经》中出现21次。《经上》第50条说:“动,或徙也。”《经说上》举例解释说:“动。偏徙者,户枢蛇蚕。”运动是物体(全部或至少有一部分)的迁徙和活动,如门转轴自转,蛇蚕蠕动。《经上》第43条说:“尽,莫不然也。”《经说上》举例解释:“尽。俱止、动。”即“尽”是全称量词,论断性质,涉及一论域中所有个体,如说“所有的个体都停止”“所有的个体都运动”。

“化”,即变化,特指质变。此范畴《墨经》中出现5次。《经上》第45条说:“化,征易也。”变化,指事物质变,性质特征改变。《经上》第86条说:“为:存、亡、易、荡、治、化。”《经说上》举例解释:“甲台,存也。病,亡也。买鬻,易也。消尽,荡也。顺长,治也。蛙、鹑,化也。”

“化”即自觉行动的实践:保存、消除、交易、荡平、治理、变化。制甲造台是保存,治病是消除,买卖是交易,消除净尽是荡平,遵循规律生长壮大是治理,蛙鹑养殖是变化。为,是自觉行动的实践。《经说上》说:“志行,为也。”《经说上》说:“蛙鹑,化也。”蛙鹑养殖,是利用生物变化的行为。《非攻下》举例:“五谷变化。”

“化”也指变化多样性的原理。《经下》第144条说:“五行无常胜,说在多。”《经说下》举例解释:“火铄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若识麋与鱼之数惟所利。”“铄”,熔化。“靡”,压灭。即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没有固定、经常的胜克顺序,哪种元素占优势,哪种元素就能胜过其他元素。火的燃烧,能够熔化金属,这是由于火占优势的缘故。金属能够压灭炭火,这是由于金属占优势的缘故。某处麋鹿盛,某处鱼虾多,要看环境是否有利。

“五行”说,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宇宙物质构成说。“五行常胜”说,认为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有一种经常的胜克顺序:“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这种观点,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轻率概括部分自然现象和生活经验,流于形而上学的机械论。《墨经》主张具体分析,一切以具体环境条件为转移,证明列举“金克火”的反例反驳,归纳“五行无常胜”的辩证公式,否定“五行常胜”的观点。

“宇”,《墨经》中出现13次。《经上》第41条说:“宇,弥异所也。”《经说上》举例解释:“宇。东西南北。”“宇”,最早出自金文,本义是屋檐,泛指房屋,引申义空间,指上下四方,天地之间。“宇”(空

论《墨经》本体哲学的范畴与原理间概念)是概括一切不同处所,如东西南北。“所”,即处所,空间。这是空间范畴空间内涵和外延的定义。

“久”(宙)即时间,是概括一切不同时段(古今早晚)的范畴。此范畴《墨经》中出现56次。《经上》第40条说:“久,弥异时也。”《经说上》举例解释:“久。古今旦暮。”久,象形字,本义时间长,与“暂”相对,引申义为延时,长时间。这是时间范畴内涵和外延的定义。

“宇久”即“宇宙”。“宇久”(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合成。宇宙指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宇宙是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经下》第114条说:“宇徙,说在长宇久。”《经说下》举例解释:“宇徙而有处,宇南宇北,在旦又在暮,宇徙久。”即关于物体在空间迁徙运动的时间性,论证的关键在于说明物体的运动,随着空间而转移,也同时经历时间的绵延。物体在空间中迁徙运动,要占有一定的处所(空间),如物体在空间中由南往北迁徙运动,也在时间上经历由早到晚的过程,所以物体在空间中的迁徙运动,同时经历时间的绵延。

《墨经》通过对“动”“化”“宇”“久”范畴的分析,提出了两个原理。其一,物运时空必然联系的原理。《墨经》明确论述物、运、时、空(物质、运动、时间与空间)范畴的辩证关系,是当时世界哲学最先进的论点,有极其重要深刻的理论意义。《经下》第165条说:“行修以久,说在先后。”《经说下》举例解释:“行者必先近而后远。远近,修也;先后,久也。民行修必以久也。”即走一定长度的路程(空间),必然占有一定长度的时间,如人走一定长度的路程,必然有先后的区别。走路的人,必然先走近,后走远。远近是空间的长度;先后是时间的久暂。物体在空间由南往北迁徙运动,时间经历由早到晚的过程。

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范畴有必然联系。空间与时间的范畴,对立统一,相互渗透。一切物质运动,都必然占有空间,经历时间。时间与空间的互相渗透,与物质运动有必然联系。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其二,有限、无限的范畴原理。“区不可遍举宇”,指有限与无限的范畴,论局部空间远近的相对性与空间整体的无限性、绝对性。《经下》第164条说:“宇进无近远,说在步。”《经说下》解释:“区不可遍举宇也。”即宇宙无穷大,物质在宇宙迁徙运动,

没有绝对的远近,只有相对的远近。局部的空间区域,不能穷举宇宙整体的无限性。《墨经》用朴素的直觉,明确表达了宇宙空间有限与无限辩证统一的本体哲学原理,构筑了独到精深的本体哲学理论体系。

以上分论阐发《墨经》本体哲学范畴、原理的梗概要义,从中可以一瞥构成认知与改造世界范畴、原理之网的“网上纽结”,宛如长夜星空,群星璀璨。用德国文化史学者雅斯贝尔斯的话形容,即在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墨家积极参与奠定人类的精神基础,创制“所有我们今天依然在思考的基本范畴”[8]。

 

结  语 

《墨经》哲学,萌芽于公元前5世纪的墨子,完善于公元前3世纪的墨子后学,在全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弥足珍贵。《墨经》范畴与原理的理论系统,是中国哲学史学科、学术与话语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中外思想文化史上,具有普遍永恒的价值、意义、功能与作用,其范畴与原理,适用于全世界、全人类,与世界先进学术文化联系接轨,融会贯通。

墨子是劳动者的圣人,墨家是劳动者的学派,墨学是劳动者的学说。《墨经》在全部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是唯一全面系统总结中国传统科学的典籍。墨学在整个战国时期,与儒学齐名,成为当时的“显学”。《韩非子•显学》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秦代重法家,汉代尊儒学。墨家力倡全人类“兼爱”平等的崇高理想,不符合封建宗法社会的需求,加之官方儒学的极力打压,导致墨学中绝,《墨经》沦为冷门绝学。

传承弘扬墨家哲学精华,是现代研究者的时代呼唤、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理应矢志以求,坚持不懈,尽心竭力,务求精审。在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现时代,亟需汲纳人类业已创造的全部文化精粹,以科学方法,深研《墨经》哲理,促进墨学创新转型,使墨学作为新时代铸造中华文化辉煌的重要元素,为世人提供独特的精神营养,让墨家哲思的珍奇意蕴,犹如清泉长流,滋润读者心田,哺育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孙中原.《墨经》绝学抢救性研究的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2):131-136.

[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66.

[3]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 第二版序言[M]//.黑格尔.逻辑学: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5]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90.

[6]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三联书店,1956:132,128.

[7] 列宁冽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28.

[8] 雅斯贝尔斯.人的历史[M]//田汝康,金重远.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38-40.

 

(原文转载于《中州学刊》2023年第6期。国家社科基金资助,2019年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墨经》绝学的E考据和元研究”阶段性成果,批准号19VJX001。)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