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
三王四事与周公集大成——《孟子·离娄下》第20章的道统论解读
发表时间:2023-02-14 18:12:53    作者:杨海文    来源:《孔子研究》2023年第1期
       摘要:《孟子·离娄下》第20章具有厚重的道统论内涵。从具体内容看,前四句言说禹、汤、文王、武王,后两句言说周公;从思辨环节看,各句分别呈现禹的好恶之辨、汤的操纵之辨、文王的缓急之辨、武王的亲疏之辨、周公的兼施之辨与思行之辨;从核心观点看,“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四事”指禹、汤、文王、武王的事业,入出之辨妙于一盛之辨,周公在孔子之前可谓集大成;从基本精神看,此章与前一章、后二章均为儒家道统论的重要篇什,并与一般所说揭橥道统论先声的《孟子》末章一脉相承。

       《孟子》书中有许多“孟子曰”的字样,全书出现223次,其中141次出现于章首。在起首为“孟子曰”的141章中,《孟子·离娄下》第20—22章(以下称作《孟子》8·20—8·221)的这三个字为何被当作衍文呢?一是姚永概《孟子讲义》卷八《离娄章句下》按语:“此四章乃一篇文字,合之乃辞完义备。恐是误分,而又各加以‘孟子曰’三字。分章虽由于赵氏,而‘孟子曰’则是后人妄加。2二是《孟子文法读本》卷四《离娄》录吴闿生眉批:“此‘孟子曰’三字,当衍。盖此等处,多为后人所增,不足据也。他篇亦多放此。3三是何漱霜《孟子文法研究·尚论古人编·圣人篇》指出:“此章当从吴挚甫先生之说,与本文前章及本文下二章删去三‘孟子曰’合为一章。”4吴汝纶(字挚甫)、吴闿生父子以及姚永概是一脉相传的桐城派学者。他们认为《孟子》8·19—8·22四章旨在揭明儒家道统,而《孟子》8·19起首已有“孟子曰”,所以后三章的这三个字就是衍文。人们未必认可“衍文”之说,但“此四章乃一篇文字”的提法切中肯綮。本文以《孟子》8·20为例,力图验证这一提法。

一、禹之好恶:旨酒与善言

      《孟子》8·20第一句为:“禹恶旨酒而好善言。”孟学史习惯用《战国策》解读“恶旨酒”,用《尚书》解读“好善言”,这使得大禹的好恶之辨具有厚重的历史内涵。
       先看“旨酒”。一是《战国策》卷二十三《魏二》“梁王魏婴觞诸侯于范台”条指出:“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5(按:魏婴即梁惠王。)二是《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录赵岐注:“旨酒,美酒也。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6三是朱熹《孟子集注》卷八《离娄章句下》指出:“《战国策》曰:‘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7四是吕留良《四书讲义》卷三十七《孟子八·离娄下·孟子曰禹恶旨酒章》指出:“‘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尚是利害第二层义。只当下便有闲,是圣人存心之密。8
       再看“善言”。一是《尚书·虞书·大禹谟第三》指出:“禹拜昌言曰:‘俞!’”又《尚书·虞书·皋陶谟第四》指出:“禹拜昌言曰:‘俞!’”又《尚书·虞书·益稷第五》指出:“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皋陶曰:‘俞!师汝昌言。’”(按:《尚书》四言“昌言”,均与禹有关。)二是《孟子》3·8指出:“禹闻善言,则拜。”又《孟子》8·20指出:“禹恶旨酒而好善言。”三是《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指出:“禹拜美言,曰:‘然。’”四是《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录赵岐注:“《书》曰:‘禹拜谠言。’9(按:《尚书》无此语。)五是朱熹《孟子集注》卷八《离娄章句下》指出:“《书》曰:‘禹拜昌言。’”10
      一方面,可拿《战国策》所载仪狄之事解读“旨酒”,而“善言”前承《尚书》的“昌言”、后启《史记》的“美言”;另一方面,“而”字两头是工夫,一头是“恶旨酒”,一头是“好善言”,有所憎恶因而有所喜好即是禹之工夫。
     大禹为何“恶旨酒”?张载《正蒙·乾称篇第十七》指出:“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颍封人之 锡类。11(按:崇伯即鲧。)唐文治《孟子大义》卷八《离娄下·第二十章》指出:“张子《西铭》云:‘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顾养者,所以事天也。昔人有以饮酒为全其天者,不知恶旨酒,乃所以养其性也。”12涵养本性,必定事奉天道;事奉天道,必定顾爱赡养;顾爱赡养,必定憎恶旨酒。“恶”先于“好”,同样揭示了大禹的好恶之辨与《孟子》14·35“养心莫善于寡欲”一章的内在关联。

二、汤之操纵:执中与无方

      《孟子》8·20第二句为:“汤执中,立贤无方。”如果说“执中”是商汤之操,“立贤无方”就是商汤之纵。“执中”再具体,也比“立贤无方”抽象;“立贤无方”再抽象,也比“执中”具体。解读商汤的操纵之辨,有人将侧重点放在前半句,这可视作哲学的做法;有人将侧重点放在后半句,这可视作史学的做法。下面对这两种做法各举数例,然后稍加会通。
       先看将侧重点放在前半句的解读。一是张载《正蒙·作者篇第十》指出:“汤放桀有惭德而不敢赦,执中之难也如是;天下有道而已,在人在己不见其间也,立贤无方也如是。13二是朱熹《孟子集注》卷八《离娄章句下》指出:“执,谓守而不失。中者,无过不及之名。方,犹类也。立贤无方,惟贤则立之于位,不问其类也。14三是依据《朱子语类》卷五十七《孟子七·离娄下·禹恶旨酒章》,有人问道:“‘汤执中,立贤无方’,莫是执中道以立贤否?”朱熹回答:“不然。执中自是执中,立贤自是立贤。只这‘执中’,却与子莫之‘执中’不同。故《集注》下谓:‘执,谓守而不失。’汤只是要事事恰好,无过不及而已。15(《孟子》13·26:“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四是饶鲁《饶双峰讲义》卷十四《孟子四·汤执中》指出:“未应事以前,未发之中如何执得?须是待事在面前,方始量度得何处是过、何处是不及,方可执而用。禹、稷之过其门而不入,即是禹、稷之中;颜子陋巷,即是颜子之中。若禹、稷学颜子,这是不及;颜子学禹、稷,这是过。上面自然有个中,执中者皆是就事上执。择善而固执之,也是就事上择而执之。舜所谓执中,也是就事上择而执之。若先执定这中,待事物来,即是‘执一’,便是‘子莫执中’了。16五是黄宗羲《孟子师说》卷四《“禹恶旨酒”章》指出:“未发之前慎独,便是执中,非如司马君实念一‘中’字之为执也。‘允执厥中’‘执其两端’‘择善固执’,圣贤何尝讳执?若事物之来,方始较量其过不及而执之,则是先方圆而后规矩,非规矩以为方圆也,正是子莫之执中。后世模棱调停之说,皆出于此。17六是唐文治《孟子大义》卷八《离娄下·第二十章》指出:“执中者,如舜之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也。乃执乎凡事过不及之中,非执乎心之中也。立贤无方者,方,犹格也。见贤则立之于位,但因其所长而用之,不定以格也。18综上,商汤与子莫如何执中,未发之中与已发之中如何分辨,可谓侧重前半句解读的典型体现。
      再看将侧重点放在后半句的解读。一是《越绝书》卷十三《越绝外传枕中第十六》指出:“汤执其中和,举伊尹,收天下雄俊之士,练卒兵,率诸侯兵伐桀,为天下除残去贼,万民皆歌而归之,是所谓执其中和者。19二是《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录赵岐注:“执中正之道,惟贤速立之,不问其从何方来,举伊尹以为相也。20三是张载《正蒙·作者篇第十》指出:“‘立贤无方’,此汤所以公天下而不疑。21四是张岱《四书遇·孟子·离娄下·禹恶章》指出:“敷求旁招,至汤始广其途。后此,而鲁三桓,郑七穆,秦、齐、赵、魏之四君,皆以门第相沿。及东晋六朝王、谢、崔、卢辈,各据纨裤膏粱。‘立贤无方’,故是千古奇觏。22(按:“纨裤”当作“纨绔”,“觏”当作“观”。)五是焦循《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指出:“《越绝书·外传·枕中篇》云:‘汤执其中和,举伊尹,收天下雄俊之士。’此即本孟子此言而衍之。以‘执中’为‘执中和’,以‘无方’为‘收天下雄俊之士’,亦以无方所言,与赵氏同。23综上,商汤举伊尹,立贤公天下,可谓侧重后半句解读的典型体现。
        所谓“侧重”自然是相对而言:侧重“执中”者,旨在抵达“只是要事事恰好,无过不及”之理;侧重“立贤无方”者,旨在昭示“公天下而不疑”“千古奇观”之事。正是从理事关系看,我们又可统合而言:执中即见事中理,立贤无方即为理中事,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即是商汤一操一纵之境界。

三、文王之缓急:如伤与未见

      《孟子》8·20第三句为:“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文王的缓急之辨同样体现了理事关系,而且比上一句更为显明。
         先看即事而解者。一是《论语》8·20指出:“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二是《孟子》3·1指出:“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三是《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录赵岐注:“视民如伤者,雍容不动扰也。望道而未至,殷录未尽,尚有贤臣,道未得至,故望而不致诛于纣也。24四是张九成《孟子传》卷二十指出:“夫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何以知其为望道而未之见乎?其视民如伤,文王之心亦已切矣。而纣毒痡四海,害虐蒸民。文王傥遂其无伤之心,则不待武王之时而后伐之也。惟其心日待纣之悔过,将率天下而事之,故虽有如伤之心,虽见道在可取,然以义断命,以仁待君,故日夜望纣之悔过,而未敢见纣之恶焉。纣傥悔过,即所谓道也。是文王之心虽急于救民,而其心缓于责君者可见矣。25五是焦循《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指出:“文王视民如有疾病。凡有疾病之人不可动扰,故如伤为不动扰;因不动扰,故雍容不急迫也。”“赵氏之意,谓纣无道,诛之所以致道。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故望道而未至,道即命也。天命已在文王,而不代殷有天下也。近时通解有二:一谓文王以纣在上,望天下有治道而未之见。此仍赵氏义而稍变者也。一读‘而’为‘如’,谓文王爱民无已,未伤如伤;望道心切,见如未见也。26
       再看即理而解者。一是《左传·哀公元年》指出:“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二是《张载集·张子语录中》指出:“‘望道而未之见’,望太平也。”27三是朱熹《孟子集注》卷八《离娄章句下》指出:“民已安矣,而视之犹若有伤;道已至矣,而望之犹若未见。圣人之爱民深,而求道切如此。不自满足,终日乾乾之心也。”28四是依据《孟子或问》卷八,有人问道:“是则然矣,然其曰‘求道之切’者,恐非所以言圣人之心也,奈何?”朱熹回答:“为是说者,正以其德为圣人,而心不自足如此,是乃所以深明圣人之心也。且子胡不以‘视民如伤’者,例而观之乎?夫文王之民,固已无冻馁者矣,而视之犹若有伤,则其于道虽已与之为一,亦何害其望之如未见哉?若夫博施济众,尧、舜犹以为病,而君子之道,夫子自谓未能,其心亦若此而已矣。如果圣人也而其心侈然,每以圣人自居焉,则亦岂所以为圣哉?古今为说,迂回赘附,失其文字之本意,而于圣人之心,又不能有所发明,由不察乎此而已。29(按:“博施济众,尧、舜犹以为病”,参见《论语》6·30)五是《王阳明全集》卷一《语录一·传习录上》指出:“颜子‘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见’意。望道未见,乃是真见。30(《论语》9·11:“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六是黄宗羲《孟子师说》卷四《“禹恶旨酒”章》指出:“尧、舜犹病祁寒暑雨,民之呻吟未有一日息也。文王如伤之心,亦岂能一日已乎!道无穷尽,吾之工夫亦日进无疆,才操已至之心便去道日远。《注》云:‘民已安矣,而视之犹若有伤;道已至矣,而望之犹若未见。’非是。31七是唐文治《孟子大义》卷八《离娄下·第二十章》指出:“如伤者,未伤也。未伤而视之如伤,文王之对于民,常有所歉然也,则夫民之已伤者,视之当何如也?未见者,已见也。已见而望之如未见,文王之对乎道,此心常有所歉然也,则夫道之未见者,望之当何如也?朱《注》云:‘不自满足,终日乾乾之心也。’此说最精确。天下大矣,自发政施仁,以至于匹夫匹妇咸被其泽,此不遑暇食之诚也,道体精矣。自缉熙敬止,以至于无声无臭,万邦作孚,此纯亦不已之德也,皆乾乾因其时而惕也。32
       以上所述,即事而解者大凡依据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这一实事,旨在敞开其间的缓急之辨;即理而解者大凡依据文王“不自满足,终日乾乾之心也”这一义理,旨在彰显其间的深切之辨。前者的论说较为具体,后者的论说较为抽象,但抽象不离具体,具体不离抽象,所以缓急之辨、深切之辨各有特色,可以并行不悖。
      《孟子》8·20第三句亦涉及训诂,亦即朱熹将“望道而未之见”之“而”释读为“如”,其来龙去脉值得疏证。
       首先看前贤如何训诂。一是《诗经·小雅·鱼藻之什·都人士》指出:“彼都人士,垂带而厉。”《毛诗正义》卷十五之二《小雅·鱼藻之什·都人士》录郑玄笺:“‘而’亦‘如’也。‘而厉’,如鞶厉也。”又录孔颖达疏:“以言‘如虿’将外物以比发曲,则‘而厉’亦将外物以比带垂,故云‘“而”亦“如”也’。以‘虿’已言‘如’,故言‘亦“如”’也。”二是《左传·庄公七年》经文指出:“夜中,星陨如雨。”又传文指出:“星陨如雨,与雨偕也。”《春秋左传正义》卷八《庄公七年》录杜预注:“如,而也。夜半乃有云,星落而且雨,其数多,皆记异也。”“偕,俱也。○偕音皆。”又录孔颖达疏:“《羊》说‘如雨’者,言其状似雨也。此传言:‘星陨如雨,与雨偕也。’‘偕’训为‘俱’,与雨俱下,不得为状似雨也。故转‘如’为‘而’,谓星落而且雨,其数多,与雨杂下,所落非一星也。”三是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一《序录·条例》指出:“‘如’‘而’靡异。”33
       其次看朱熹如何解释。一是《孟子集注》卷八《离娄章句下》指出:“‘而’读为‘如’,古字通用。34二是依据《孟子或问》卷八,有人问道:“以‘而’为‘如’,亦有据乎?”朱熹回答:“‘而’‘如’二字,盖通用之。《诗》曰‘垂带而厉’,郑《笺》曰‘“而”亦“如”也’,此亦以‘而’为‘如’也。《春秋》‘星陨如雨’,左氏曰‘与雨偕也’,此以‘如’为‘而’也。他如此类,不可殚举。故陆氏《释文序》论音读之讹曰:‘“而”“如”靡异。’则其混读而互用之久矣。35
        最后看孟学如何评析。一是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证》卷四《离娄下》“‘而’读为‘如’”条指出:“详见《或问》。《诗》中用‘而’字结语者,皆是‘如’字意。‘偏其反而’,谓华偏翻如也;‘室是远而’,谓人之远如也。诸诗多如此。36二是陈士元《孟子杂记》卷四《字同》指出:“‘望道而未之见。’‘而居尧之宫。’二‘而’字当作‘如’。盖‘如’‘而’,古字通用。《诗》‘垂带而厉’,注:‘而,如也。’又,‘而今’一作‘如今’。37三是焦循《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指出:“一读‘而’为‘如’,谓文王爱民无已,未伤如伤;望道心切,见如未见也。38
       朱熹读“而”为“如”,堪称一大妙解。这是因为它渊源有自而薪火相传,既可基于训诂而与上文“视民如伤”同气连枝,又可基于义理而将文王“未伤如伤”“见如未见”和盘托出。
       儒学贵在知行合一,程颢、程颐与“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一句密切相关。先看程颢对于前半句的践履。一是《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传闻杂记》指出:“明道先生作县,凡坐处皆书‘视民如伤’四字。常曰:‘颢常愧此四字。’39后有小字夹注:“右四条见《龟山语录》(杨时字中立,二先生门人也)。40二是《杨时集》卷十二《语录三·余杭所闻二》第十三条指出:“伯淳作县,常于坐右书‘视民如伤’四字,云‘某每日常有愧于此’。观其用心,应是不错决挞了人。41再看二程对于后半句的诠释。一是《河南程氏遗书》卷六《二先生语六》指出:“文王望至治之道而未之见,若曰民虽使至治,止由之而已,安知圣人?”42二是《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伊川先生语五·杨遵道录》指出:“‘望道而未之见’,言文王视民如伤,以纣在上,望天下有道而未之见。43三是《河南程氏外书》卷四《程氏学拾遗》指出:“‘文王望道而未之见’,谓望天下有治道太平而未得见也。44唯其“望天下有治道太平而未得见”,所以座右必定铭记“视民如伤”,由此可见文王、二程“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8·1)。

四、武王之亲疏:不泄与不忘

      《孟子》8·20第四句为:“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孟学史讨论武王的亲疏之辨,大体不离赵岐、朱熹的苑囿。一是《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录赵岐注:“泄,狎;迩,近也。不泄狎近贤,不遗忘远善,近谓朝臣,远谓诸侯也。45二是朱熹《孟子集注》卷八《离娄章句下》指出:“泄,狎也。迩者人所易狎而不泄,远者人所易忘而不忘,德之盛、仁之至也。46三是饶鲁《饶双峰讲义》卷十四《孟子四·武王节集注》指出:“德之盛,言不泄迩;仁之至,言不忘远。”47四是胡炳文《孟子通八·离娄章句下》指出:“《语录》:泄迩、忘远,此通人与事而言。‘泄’字兼有亲狎、忽略之意。”48(按:“此通人与事而言”一语,不见于黎靖德本《朱子语类》。)五是张岱《四书遇·孟子·离娄下·禹恶章》指出:“缀衣虎贲皆知恤刀剑,户牖皆箴铭,此是‘不泄迩’的样子。建侯树屏所必饰,燕翼贻谋所必预,此是‘不忘远’的样子。49六是吕留良《四书讲义》卷三十七《孟子八·离娄下·孟子曰禹恶旨酒章》指出:“‘迩’‘远’所指者广,故不下注脚。朱子云‘通人与事而言’,其义该矣。”“远、迩,有人有地,有事有候,不泄不忘,正指圣人心法精微无所不到处。50朝臣近在咫尺而不轻侮,诸侯远在天涯而不遗忘,不泄迩、不忘远故能德之盛、仁之至,武王的亲疏之辨包含了精微的心法。
        与以上解读相比,苏洵论“武王不泄迩,不忘远”颇有异类的味道,倍受儒者的诟病。
        先看《嘉祐集》卷四《衡论上·重远》首节指出:
      武王不泄迩、不忘远,仁矣乎?非仁也,势也。天下之势犹一身。一身之中,手足病于外,则腹心为之深思静虑于内,而求其所以疗之之术;腹心病于内,则手足为之奔掉于外,而求其所以疗之之物。腹心、手足之相救,非待仁而后然。吾故曰:武王之不泄迩、不忘远,非仁也,势也。势如此其急,而古之君独武王然者,何也?人皆知一身之势,而武王知天下之势也。夫不知一身之势者,一身危;而不知天下之势者,天下不危乎哉!秦之保关中,自以为子孙万世帝王之业,而陈胜、吴广乃楚人也。由此观之,天下之势,远近如一。51
       对于苏洵这一功利论的说法,朱熹既有不点名的批评,也有点名的否定。一是《孟子或问》卷八指出:“此以世俗计较利害之私心,窥度圣人者之言也。圣人之心,所以异于众人者,以其大公至正,周流贯彻,无所偏倚,虽以天下之大、万物之多,而视之无异于一身尔。是以其于人之疴痒疾痛,无有不知,而所以抚摩而抑搔之者,无有不及。此武王之不泄迩、不忘远,所以为德之盛而仁之至也。今曰迫于势而非仁,则不知其视圣人之心为何如,而指所谓仁者为何物哉?盖其学本出于权谋机变之巧,故凡其形于心术之间者,莫非计较利害之私,因以己心窥测圣人,而不自知其非也。世之学者,始则以其文字之美而悦之,及其诵习之久,而益嗜其腴,则虽端人良士,亦且与之俱化,而不自觉其心术之移矣,可不戒哉!吾为此论久矣,近读《陈鲁公集》有论此者,适与鄙意合,是固德人之言也夫!52(按:《陈鲁公集》,南宋陈康伯著。)二是《朱子语类》卷五十七《孟子七·离娄下·禹恶旨酒章》指出:“因论‘泄迩、忘远’,老苏说乖,曰:‘圣人心如潮水上来,湾坳浦溆,一时皆得,无有远迩。’53
       再看《嘉祐集》卷四《衡论上·重远》二节指出:
       然以吾言之:近之可忧,未若远之可忧之深也。近之官吏贤耶,民誉之,歌之;不贤耶,讥之,谤之。誉歌、讥谤者众则必传,传则必达于朝廷,是官吏之贤否易知也。一夫不获其所,诉之刺史。刺史不问,裹粮走京师,缓不过旬月,挝鼓叫号,而有司不得不省矣。是民有冤易诉也。吏之贤否易知,而民之冤易诉,乱何从始耶?远方之民,虽使盗跖为之郡守,梼杌、饕餮为之县令,郡县之民群嘲而聚骂者,虽千百为辈,朝廷不知也。白日执人于市,诬以杀人,虽其兄弟妻子闻之,亦不过诉之刺史。不幸而刺史又抑之,则死且无告矣。彼见郡守、县令据案执笔,吏卒旁列,箠械满前,骇然而丧胆矣。则其谓京师天子所居者,当复如何?而又行数千里,费且百万,富者尚或难之,而贫者又何能乎?故其民常多怨而易动。吾故曰:近之可忧,未若远之可忧之深也。54
       对于苏洵这一片面论的说法,唐文治《孟子大义》卷八《离娄下·第二十章》指出:“此言远之重于迩也。虽然,《易传》有言:‘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凶、悔、吝三端,皆伏于近。若易其迩,玩而泄之,则患生于几席之下矣。宋欧阳子曰:‘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岂不可畏也哉?’然则远与迩殆未可以偏重,故古之圣王,无有远迩,一皆以仁育之、以义正之而已。55
       苏洵的《重远》一文先是以功利论疑孟,后是以片面论立说。对其“非仁也,势也”的功利论,朱熹以为“此以世俗计较利害之私心,窥度圣人者之言”,而正之以“德之盛而仁之至”;对其“近之可忧,未若远之可忧之深”的片面论,唐文治以为“此言远之重于迩”,而正之以“远与迩殆未可以偏重”。在传统儒家看来,唯有认定古代圣王“一时皆得,无有远迩”“一皆以仁育之、以义正之”,方得孟子之旨。

五、入出之辨妙于一盛之辨

     《孟子》8·20前面四句分别言说禹、汤、文、武。从四位圣人看,这究竟是各自做的一件事情,还是一件盛事呢?又如何哲学地理解各自的所作所为呢?从宋代孟学史看,前一个问题引发了一盛之辨,后一个问题促成了入出之辨。
      先看一盛之辨。一是《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伊川先生语五·杨遵道录》指出:“‘望道而未之见’,言文王视民如伤,以纣在上,望天下有道而未之见。‘汤执中,武王不泄迩’,非谓武王不能执中,汤却泄迩,盖各因一件事言之。人谓各举其最盛者,非也。圣人亦无不盛。56二是张栻《孟子说》卷四《离娄下》指出:“‘恶旨酒而好善言’,所欲不存,而心纯乎义理也。‘执中,立贤无方’,心无所偏系,而用贤无方所也。‘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忧民之忧,望天下有道而未之得其心,惟欲纣之庶几乎悟也。‘不泄迩,不忘远’,迩则不泄,远则不忘,正大周遍之体也。此四事,皆举其最盛者言之。于是四者而窥四圣人之心,则可见其运而不息、化而不滞者也。其天地之心欤?57三是朱熹《孟子集注》卷八《离娄章句下》指出:“此承上章言舜,因历叙群圣以继之;而各举其一事,以见其忧勤惕厉之意。”58仅从以上文献看,它们具备“正题—反题—合题”的结构。但是,孟学史自身是复杂的。谁是程颐所说“各举其最盛者”的第一发言人?张栻为何固执己见?这种复杂性显然很难用单线条勾勒出来。
       再看入出之辨。张九成《孟子传》卷二十指出:

       禹之入处在好恶得所,汤之入处在操纵得所,文王之入处在缓急得所,武王之入处在亲疏得所。既以此入,必以此出。入之者精,出之则神。禹恶旨酒,宜重于恶也,然闻善言则拜,其好乃于此而见焉,是不偏于恶也。汤执中,宜一于操也,然旁求俊彦,其纵乃于此而见焉,是不偏于操也。文王视民如伤,宜急于救天下也,然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其缓乃于此而见焉,是不偏于急也。武王不泄迩,宜疏于远也,然微、卢、彭、濮与有邦冢君同一训誓,其亲又于此而见焉,是不偏于疏也。闻善言则拜,是所谓好善言也;旁求俊彦,是所谓立贤无方也;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是所谓望道而未之见也;微、卢、彭、濮与友邦冢君同一训誓,是所谓不忘远也。59(按:“有邦冢君”“友邦冢君”之“有”“友”,必有一误。)

       入出之辨与一盛之辨有何不同?小程、朱熹认定“各因一件事言之”,张栻认定“皆举其最盛者言之”,这是一盛之辨;张九成认为好恶、操纵、缓急、亲疏得其所哉,所以宜重于恶但其好于此而见、宜一于操但其纵于此而见、宜急于救天下但其缓于此而见、宜疏于远但其亲于此而见,这是入出之辨。圣人一入一出,凡事皆为其盛,总归过化存神,所以入出之辨妙于一盛之辨。张九成对《孟子》8·20前四句的解读,足见其孟学思辨水平之高。

六、周公之兼施与所谓“集大成”

      《孟子》8·20第五句为:“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孟学史解读周公的兼施之辨,既涉及注疏的小异,又涉及他说的补益,更涉及评价的高美。
      首先看注疏的小异。一是《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录赵岐注:“三王,三代之王也。四事,禹、汤、文、武所行事也。60二是朱熹《孟子集注》卷八《离娄章句下》指出:“三王:禹也,汤也,文、武也。四事,上四条之事也。61综上,赵注、朱注略有差异,大体可将“三王”理解为夏、商、周三代的王道,将“四事”理解为禹、汤、文、武四圣的事业。
     朱熹讨论《孟子》8·20第五句,还说过“必是周公曾如此说”“恐是周公自有此语”。先看《朱子语类》卷五十七《孟子七·离娄下·禹恶旨酒章》,有人问道:“‘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上文既是各举一事言,四圣人之事亦多,周公如何施之?”朱熹回答:“此必是周公曾如此说。大抵所举四事极好,此一处自舜推之至于孔子。”又说:“‘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此不可考,恐是周公自有此语。如‘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此直是周公曾如此语,公明仪但举之耳。四事极说得好。”62(《孟子》5·1:“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再看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证》卷四《离娄下》“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条指出:“《语录》:‘恐是周公自有此语。’按:如此则上四条亦必周公历述之也。63细究以上文献,“必是”“恐是”既已自相矛盾,接踵又说“此不可考”,由此可见没有必要将“思兼三王,以施四事”视作周公之语,更无必要再将禹、汤、文王、武王四条一网打尽。
       其次看他说的补益。一是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孟子》指出:“‘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注云:‘四事,禹、汤、文、武所行事也。’而伏生《大传》云:‘周公兼思三王之道,以施于春秋冬夏。’其说陋矣。”对此,翁元圻按语:“今本《大传》无此文。雅雨堂本引此条以补遗。64二是江声《尚书集注音疏》卷一《尧典》指出:“《孟子·离娄下篇》云:‘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大传》则云:‘周公兼思三王之道,以施于春秋冬夏。’据此,则孟子所言三王谓天地人三统,四事谓四时之事。是则帝王出政,必参乎三才、合乎四时。65对此,焦循《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按语:“参三才、合四时,亦损益通变之义。66综上,对于《尚书大传》这句佚文及其与孟学史的关联,王应麟觉得“其说陋矣”,而江声、焦循赋予“参三才、合四时”的新意。
最后看评价的高美。一是张栻《孟子说》卷四《离娄下》指出:“周公之心,《孟子》此章发明之,可谓至矣。67二是唐文治《孟子大义》卷八《离娄下·第二十章》指出:“”68综上,周公集孔子以前群圣之大成,《孟子》此章的发明可谓极致,这一说法既截断众流,又振聋发聩。
       唐文治这里提出的“周公集大成”,从孟学史看,既关涉“周公、仲尼之道”,更关涉“孔子集大成”,颇具复杂性。先看孟子的说法。一是《孟子》3·2指出:“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二是《孟子》5·4指出:“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三是《孟子》6·9指出:“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四是《孟子》10·1指出:“孔子之谓集大成。”再看后儒的解读。一是《韩愈全集》文集卷一《原道》指出:“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69二是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二《内篇二·原道上》指出:“周公集群圣之大成,孔子学而尽周公之道,斯一言也,足以蔽孔子之全体矣。”又说:“惟孔子与周公,俱生法积道备无可复加之后,周公集其成以行其道,孔子尽其道以明其教,符节匢合,如出于一人,不复更有毫末异同之致也。”又说:“盖君师分而治教不能合于一,气数之出于天者也。周公集治统之成,而孔子明立教之极,皆事理之不得不然,而非圣人异于前人,此道法之出于天者也。故隋、唐以前,学校并祀周、孔,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盖言制作之为圣,而立教之为师。70
       紧扣“集大成”这个关键词,以上说法凸显了周孔关系的复杂性:一方面,孟子以“周公、仲尼之道”并称周、孔,以“孔子之谓集大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独尊孔子,实无“周公集大成”之意;另一方面,韩愈所谓“由周公而上”“由周公而下”,章学诚所谓“周公集群圣之大成,孔子学而尽周公之道”“周公集治统之成,而孔子明立教之极”,由隐而显为“周公集大成”之说。如何看待这种复杂性?如果说周公集外王之大成、孔子集内圣之大成,那么,既可敉平孟子与道统的外在差异,又可整合治统与学统的内在精神。唐文治所谓“孔子未生以前,集群圣之大成者,周公也”,初衷实在于此。

七、周公之思行:不合与幸得

     《孟子》8·20第六句为:“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意即周公不合则思,思而有得,得必践行。与第五句从指导性原则讲周公之兼施相比,第六句从具体性做法讲周公之思行。孟学史解读周公的思行之辨,既有言简意赅的哲学洞见,更有丰硕深邃的历史沉思。
      先看言简意赅的哲学洞见。一是《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录赵岐注:“不合,己行有不合也。仰而思之,参诸天也。坐以待旦,言欲急施之也。71二是《河南程氏遗书》卷六《二先生语六》指出:“其有不合周公之心,固无此。设若有不合者,周公之心必如是勤劳。”72又《河南程氏粹言》卷二《圣贤篇》指出:“朱光庭问:‘周公仰而思之者,其果有所合乎?’子曰:‘周公固无不合者矣。如其有之,则必若是其勤劳而不敢已也。’73三是朱熹《孟子集注》卷八《离娄章句下》指出:“时异势殊,故其事或有所不合,思而得之,则其理初不异矣。坐以待旦,急于行也。74四是饶鲁《饶双峰讲义》卷十四《孟子四·周公思兼节》指出:“施此四者之事,事或有不可行,却当思其理;事虽不同,理却不相远。故《集注》云‘其事或有不合’,又来照上面一个‘事’字。75五是吕留良《四书讲义》卷三十七《孟子八·离娄下·孟子曰禹恶旨酒章》指出:“孟子说周公所以能兼施,正妙在‘其有不合’一句,此正千古圣人相传本天之学也。”76六是焦循《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指出:“自下望上为仰,自后观前亦为仰。此仰思,盖即谓仰举三王之事而思其合也。77
      综合以上说法,一方面旨在表彰周公的勤劳,盖因其事或有不合,必思其合;一旦思而得之,必急于行。另一方面旨在凸显事理的不异,盖因事虽不同,理却不远;承继千古圣人相传本天之学,周公固无不合。
       再看丰硕深邃的历史沉思。以下列举五家说法。
      一是张九成《孟子传》卷二十指出:“夫周公之心,岂有不合于三王者哉?余所谓事有不合而理则一者,正以明此也。周公方以事观则见其不合,及以理观则见其得之渊微深眇。殆难形容,且以一事论之,他可类考。禹恶旨酒,而周公为酒之法曰‘麴蘖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大酋监之,无有差忒’,则与禹异矣。禹好善言,而周公征三监,邦君御事,有民不静,亦惟在王宫、邦君室,使成王考翼之言,而周公不听,断然征之,则与禹又异矣。以事观之,岂非不合乎?然周公酒制以供祭祀、宾客,岂敢不虔?亦禹致孝鬼神之理也。周公急于安王室,岂敢后时?亦禹三过其门而不入之理也。故余曰‘以事而求,每见其不合;以理而观,见其得之者’,此也。此又周公当日之心,孟子所见之奥,余故表而出之。”78
     二是张栻《孟子说》卷四《离娄下》指出:“方是时,周公相成王,欲以立经陈纪、制礼作乐,成一代之法,施之万世,故推本三代四圣之心,而施此四事,达之天下,以为无穷之事业也。‘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所谓不合者,思而未得者也。故‘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惟恐不及也。凡井田、封建、取士、建官、礼乐、刑政,虽起于上世,而莫备于周。是皆周公心思之所经纬,本诸三王而达之者也。79
       三是焦循《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指出:“细审此章之指,云‘兼三王’,明三王不相沿袭可知也;云‘其有不合,仰而思之’,则所以通变神化可知也。禹承尧、舜之后,天下乂安,则易生骄泆,故恶旨酒、好善言,以通其变。夏之末,必各执偏意,而用人拘以资格,故汤执中,立贤无方,以通其变。商纣之初,民伤已极,而天眷未更,故文王但爱民以辅救之,守臣节以帅天下诸侯,则所以通其变于汤之放桀也。武王时,纣益无道,故不泄迩、不忘远,修己以安天下,则所以通其变于文王之服事也。凡三王之事,皆各有合;至周公相成王,成文、武之德,其时又异于禹、汤、文王之时,则所以合不合者,非思莫得也。三王四事,先王之法也。有不合,则思所为以道揆也。80
       四是罗泽南《读孟子札记二·离娄上下》指出:“古今之理,一也。时殊势毕,则其事有不可行者,不能不随时而损益。故夏之制有不可行于商,商之制有不可行于周。周公于其事之不合者,则必斟酌尽善,无拂乎人情之宜,亦无悖乎天理之正。事虽不能与三王尽同,其道则未尝或异。后世去三代已远,制度礼乐无复有存,即生周公于今日,当日制作亦有不能尽行者。然亦必酌古今之宜,以尽法制之善,使天下生民得以遂其生、复其性。苟以有所不合,遂尽从后世苟且之政,举先王之法而尽废之,可乎哉?81
        五是唐文治《孟子大义》卷八《离娄下·第二十章》指出:“而其尤要者,则在于有不合之处。《礼记·王制篇》云:‘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盖以时之有不合也,势之有不合也,历史变迁之有不合也,人心风俗之有不合也,时措咸宜,谈何容易?此周公作《周礼》一书,所以未尽实行者。人谓其时日之不足,吾谓其风土人情之异,亦与有关系者也。仰而思之,夜以继日,思所以因时而制宜也。有宜因乎旧者,有宜作之新者,有宜利用习惯法者,有宜渐用改良法者,有宜骤用开化法者,有宜用保存法者,有宜用荡涤法者,有宜用无形同化法者。宜于此者未必宜于彼,宜于昔者未必宜于今。总之未有弃其固有之精神而能为治者,亦未有守其固有不求进步而能为治者。此千古变法之所以为难,而圣如周公,亦有思而不得者也。82
       综合以上说法,一方面围绕“周公之心,岂有不合于三王者哉”,论者提出“以事而求,每见其不合;以理而观,见其得之者”与“事虽不能与三王尽同,其道则未尝或异”,肯认“周公心思之所经纬,本诸三王而达之”;另一方面,直面“周公之心,岂有无不思而得之者哉”,论者提出“此周公作《周礼》一书,所以未尽实行者”,肯认“此千古变法之所以为难,而圣如周公,亦有思而不得者也”。考史与哲思双管齐下,通变神化与任重道远相摩相荡,坚信不疑,砥砺前行。

八、儒家道统论的重要篇什

       朱熹读《孟子》8·20有一名评。一是依据《朱子语类》卷五十七《孟子七·离娄下·禹恶旨酒章》,有人问道:“‘禹恶旨酒,好善言;汤执中;文王望道未之见;武王不泄迩,不忘远;周公坐以待旦。’此等气象,在圣人则谓之‘兢兢业业,纯亦不已’,在学者则是‘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之意否?”朱熹回答:“他本是说圣人。”又说:“读此一篇,使人心惕然而常存也!83二是胡炳文《孟子通八·离娄章句下》指出:“朱子尝曰:‘读此使人心惕然而常存。’盖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只是忧勤惕厉,须臾毫忽不敢自逸。理无定在,惟勤则常存;心本活物,惟勤则不死。常人不能忧勤惕厉,故人欲肆而天理亡,身虽存而心已死,岂不大可哀哉?84三是何漱霜《孟子文法研究·尚论古人编·圣人篇》指出:“本章系言五圣忧勤惕励之意。”如此说来,“人心惕然”即是道,“惕然常存”即是统,总合五圣而言即是“道统”。但是,孟学史总论《孟子》8·20,既有以道统总结者,也有以周公总结者。
        先看以周公总结者,这方面的说法较少。一是《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录赵岐注:“《章指》言:周公能思三王之道,以辅成王。太平之隆、礼乐之备,盖由此也。85二是王柏《鲁斋集》卷一《畴依》指出:“於皇周公,勤劳王家。赤舄几几,德音不瑕。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坐以待旦,制作大备。”86
       再看以道统总结者,这方面的说法较多。一是朱熹《孟子集注》卷八《离娄章句下》指出:“此承上章言舜,因历叙群圣以继之;而各举其一事,以见其忧勤惕厉之意。盖天理之所以常存,而人心之所以不死也。”87二是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证》卷四《离娄下》“承上章”条指出:“通上章言舜,因历举三王、周公;通下章言孔子,而又自言‘私淑’。皆似一时之言,与末卷末章意同。88三是《湛甘泉先生文集》卷三《雍语》录陈怀闻其师曰:“周公思兼三王,思道也。道也者,群圣同然之统也,求在我者也。故禹之恶好、汤之执立、文之视望、武之不泄不忘与周公之思兼,皆心学也。不合者,心未一也;思而得之,则其心一矣。坐以待旦,存存不已也。谓急于行,小之言周公之学矣。89四是张居正《四书直解》卷二十一《孟子卷八·离娄章句下》指出:“这一章书自禹以至周公,其事虽异,要旨皆以忧勤惕厉为心,故德业并隆于一时,而道统相传于万世。90五是黄宗羲《孟子师说》卷四《“禹恶旨酒”章》指出:“千圣相传者心也,心放他自由不得。程子提出‘敬’字,直是起死回生丹药。禹、汤、文、武、周公五君子,其功业盖天地。孟子不言,单就一点忧勤惕虑之心为之描出,所谓几希也。盖天地也只是个敬。天地虽宽广散漫,而四时昼夜不敢稍有逾越,其间鬼神往来,凛凛于祸福之间,非此几希为之主宰乎!人得此以为心,则虫鱼、草木、瓦石都作鬼神动定矣。91六是焦循《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二十章》指出:“尧、舜以通变神化治天下,为万世法。孟子历述禹、汤、文王、周公以明之,皆法尧、舜之变通神化者也。92(按:据《孟子》本章之意,“禹、汤、文王、周公”宜作“禹、汤、文、武、周公”,亦即“文王”宜作“文、武”。)七是康有为《孟子微》卷一《总论第一》指出:“此孟子明人禽之界,即在仁义与不仁义之分,进化、退化相去几希,言之深切,因历举诸圣,而自明传孔子之道也。93盖孔子为创教之发始,孟子为孔子后学之大宗也。如佛之有龙树、马鸣,耶之有保罗,索格底之有恶士滔图矣。94(按:“索格底”即苏格拉底,“恶士滔图”即亚里士多德。)
       以上两类总结既有其同,又有其异。一方面,以周公总结者实亦言道统,以道统总结者实亦含周公,这是二者之同;另一方面,以周公总结者暗含周公集大成而孟子不在场,以道统总结者彰显孔子集大成而孟子在一线,这是二者之异。时代使得以道统总结者渐成主流,《孟子》8·20成为儒家道统论的重要篇什。


注释
1此种序号注释,以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3版)、《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为据,下同;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兹不一一注明。
2姚永概撰,陈春秀校点:《孟子讲义》,合肥:黄山书社,2014年,第144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3高步瀛:《孟子文法读本》,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1979年再版,第14页b。按,各卷分署页码,标点符号为引者所加。
4何漱霜:《孟子文法研究》,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年再版,第84-85页。
5(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353页。
6(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69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94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8(清)吕留良撰,(清)陈编,俞国林点校:《四书讲义》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842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9(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第569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10(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94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11(宋)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62页。
12徐炜君整理:《唐文治四书大义·孟子大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65页。
13(宋)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第38页。
1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94页。
15参见(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349页。
16(清)王朝璩辑:《饶双峰讲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2辑第15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460页。
17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1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13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18徐炜君整理:《唐文治四书大义·孟子大义》,第265页。
19(汉)袁康、吴平辑录,乐祖谋点校:《越绝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91-92页。
20(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册,第569页。
21(宋)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第38页。
22(明)张岱著,朱宏达点校:《四书遇》,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472页。
23(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册,第570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24(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册,第570页。
25(宋)张九成著,杨新勋整理:《张九成集》第3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953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26(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册,第570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27(宋)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第322页。
28(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94页。
29参见(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修订本)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965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30(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4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31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113页。
32徐炜君整理:《唐文治四书大义·孟子大义》,第265-266页。
33(唐)陆德明撰,黄焯汇校,黄延祖重辑:《经典释文汇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4页。
3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94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35(参见(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修订本)第6册,第965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36(元)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28页下栏。
37(明)陈士元:《孟子杂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7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40页下栏。
38(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册,第570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39(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429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40(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第429页。
41(宋)杨时撰,林海权校理:《杨时集》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326页。
42(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第93页。
43(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第257页。
44(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第372页。
45(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册,第570-571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46(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94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47(清)王朝璩辑:《饶双峰讲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2辑第15册,第460页。
48(元)胡炳文著,宋健点校:《孟子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第268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49(明)张岱著,朱宏达点校:《四书遇》,第472页。
50(清)吕留良撰,(清)陈编,俞国林点校:《四书讲义》下册,第842、843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51(宋)苏洵:《嘉祐集》,《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第374册,台北:学生书局,1985-1988年,第28页。
52(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修订本)第6册,第965-966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53(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4册,第1350页。
54(宋)苏洵:《嘉祐集》,《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第374册,第28-29页。
55徐炜君整理:《唐文治四书大义·孟子大义》,第266页。
56(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第257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57(宋)张栻著,杨世文、王蓉贵校点:《张栻全集》上册,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第380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58(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94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59(宋)张九成著,杨新勋整理:《张九成集》第3册,第952-953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60(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册,第571页。
6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94页。
62参见(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4册,第1349-1350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63(元)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2册,第128页。
64(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栾保群、田松青、吕宗力校点:《困学纪闻》中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89页。
65(清)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续修四库全书》第4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65页。
66(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册,第571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67(宋)张栻著,杨世文、王蓉贵校点:《张栻全集》上册,第380页。
68(2)徐炜君整理:《唐文治四书大义·孟子大义》,第267页。
69(唐)韩愈著,钱仲联、马茂元校点:《韩愈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70(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22页。
71(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册,第571页。
72(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第1册,第93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73(宋)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第4册,第1233页。
7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94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75(清)王朝璩辑:《饶双峰讲义》,《四库未收书辑刊》第2辑第15册,第460页下栏。
76(清)吕留良撰,(清)陈编,俞国林点校:《四书讲义》下册,第843页。
77(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册,第571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78(宋)张九成著,杨新勋整理:《张九成集》第3册,第954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79(宋)张栻著,杨世文、王蓉贵校点:《张栻全集》上册,第380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80(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册,第572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81(清)罗泽南撰,符静校点:《罗泽南集》,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299页。
82(3)徐炜君整理:《唐文治四书大义·孟子大义》,第267-268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83参见(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1349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84(元)胡炳文著,宋健点校:《孟子通》,第268页。
85(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册,第571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86(宋)王柏:《鲁斋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6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页。
87(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94页。
88(元)金履祥:《孟子集注考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02册,第128页。
89(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第1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29页。
90(明)张居正撰,王岚、英巍整理:《四书直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年,第419页。
91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第1册,第113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92(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下册,第571-572页。
93(清)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7-28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94(清)康有为著,楼宇烈整理:《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8页。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