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潘富恩先生生平
发表时间:2023-07-19 23:01:53    作者:    来源:“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微信公众号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当代宋明理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复旦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复旦大学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潘富恩先生,于2023年7月18日凌晨2时12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潘富恩先生1933年12月6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早年先后求学于潘桥中心小学、浙南三育学校、瓯海中学及南京中华三育学校,曾随无锡国专顾实先生修习古文。1951年考入上海学院中文系本科,1952年院系调整后并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于中文系。1956年复旦大学作为建国后第一批设立哲学院系的三所高校之一,成立哲学系并开始第一届招生。潘富恩先生于当年调入哲学系,同时作为青年教师选派至北京大学进修中国哲学史,两校商定其进修要求并指定由著名哲学史家张岱年先生指导,专攻宋明理学。潘富恩先生在北京大学期间研究方向主要为“陆象山的哲学研究”和“李恕谷的哲学思想”。1957年参加了于北大临湖轩举办的中国哲学史座谈会,并在《光明日报》发表第一篇哲学论文《叶适的唯物主义认识论》。1958年调回上海,下放沪郊农村。1959年起开始协助严北溟先生主讲中国哲学史。1965年任讲师,1980年任副教授,1985年晋升为教授,并开始连任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1985-2000)、校学位委员会委员。1990年,由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哲学学科博士生导师。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外还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顾问,中国哲学史学会第一届至第五届理事,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副主编、《辞海》编委兼中国哲学史分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潜心治学    著述等身

潘富恩先生潜心治学、研精覃思,长期任教于复旦大学,在宋明理学以及先秦哲学教学与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潘富恩先生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包括老子、韩非子在内的先秦哲学和朱熹、陆九渊、方以智等为代表的宋明理学中的逻辑结构、范畴命题以及认识论进行了探索。1962年于《文史哲》第4期发表了《论老子“道”学说》,引起学界关注,并获得《人民日报》和《文汇报》的摘要报道,1963年于《新建设》第3期发表了《论格物致知》。1973年春潘富恩先生撰写的《中国古代两种认识论的对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量高达80万册,产生了广泛影响,1985年该书修订为《中国古代认识论史略》。

 

改革开放后,潘富恩先生的研究方向逐渐集中在宋明理学领域,成为当代宋明理学研究的重要开拓者。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潘富恩先生出版了《吕祖谦思想初探》(1984)、《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1988)等力著,后在此基础上,拓展成《吕祖谦评传》(1992)和《程颢、程颐评传》(1996)两部代表性著作,在中国哲学界宋明理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对宋代洛学和婺学的学术研究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至今仍有重大参考价值。《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长达37万字,在宋明理学发展的大背景中对二程自身的哲学体系作了全面而精详的分析,并以范畴研究贯穿于二程经济、政治、哲学、伦理以及教育等思想中,填补了当时国内尚无有关二程系统研究的空白。《程颢、程颐评传》也于1996年获评第八届全国图书“金钥匙”一等奖。潘富恩先生有关吕祖谦和婺学的研究,也是建国以来国内婺学研究的首作。他对南宋婺学调合朱陆,兼取其长,并开清初浙东学派通经致用之先声的思想体系做了深入分析,至今仍然代表着这一领域研究的极高水准,获得海内外学界的高度认可。

 

20世纪中后期,百业待兴,中国哲学学科亟需一批承前启后的辞书接引后辈学人,潘富恩先生作为主编或副主编,集中精力参与编写了五部辞书和《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第一部是《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1985),严北溟先生为主编,潘富恩先生任副主编并负责撰写宋元明清部分条目,此书于1986年获评上海市第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第二部为《中国思想家传记汇诠》(1989),王蘧常先生任主编,潘富恩先生为副主编之一,负责编写宋明部分传记的诠释;第三部是《中国哲学三百题》(1988),是与夏乃儒、祝瑞开、丁桢彦诸先生共同主编。此书以问答形式,解答中国哲学史上学派事件、人物思想、概念命题、典籍名篇,深受读者的欢迎,几次再版;第四部是《孔子大辞典》(1994),由张岱年先生主编,潘富恩先生任副主编并协助主编定稿,负责孔子伦理思想以及先秦、魏晋、隋唐、宋元部分;第五部是四卷本的《中国理学》(2002),由潘富恩先生和徐洪兴教授主编,该书获得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991年,由匡亚明先生特邀,潘富恩先生担任学界享有盛名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副主编,分管哲学史类的书稿组稿和复审工作。他先后撰写了《吕祖谦评传》、《范缜评传》,同时还投入大量精力审定了23部书稿,为丛书做出了巨大贡献。

 

进德修业

    桃李天下

潘富恩先生是复旦大学哲学系的建系元老,与复旦哲学系的诸多前辈一起筚路蓝缕,为复旦哲学系的筹建、发展、壮大贡献了大半生的心血。在他任教期间,桃李春风,孜孜不倦,曾先后开设《中国哲学史》、《先秦哲学》、《中国古代辩证法》、《中国古代认识论史》、《宋明理学》及《二程思想专题研究》等十多门课程。其授课不事声华,尤其注重对典籍史料进行疏释考证等基本功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再作哲学义理的阐发。其学风厚重稳健,深得学生好评。潘富恩先生长期担任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为人公道宽厚,深受同仁之信任,在选才用人方面为整个复旦大学哲学系以及中国哲学专业的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潘富恩先生非常留心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带出了三十多名博士,曾是培养中国哲学博士生最多的导师,桃李满天下,为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贡献了大批后备人才,其中吴震、杨泽波、王新春、郭沂、徐洪兴、徐仪明、白奚、林宏星、刘康德、洪军、吴学国、徐克谦、董平、李仁群、孔令宏、潘畅和、陈迎年等人至今仍活跃在学术研究的第一线,在各自领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潘富恩先生与人为善、提掖后学,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作为答辩主席或答辩委员主持及参与全国各地中国哲学博士论文答辩,并曾由张岱年先生指定为北大第一批文科博士的评审委员。

 

潘富恩先生还尽心竭力培养和指导了大批外国留学生及访问学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建国后复旦大学的第一位外国留学生,后任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外交部高级顾问、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苏中友好协会主席的季塔连科,曾在潘富恩先生两年多的悉心指导下完成了《墨子思想研究》一书。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鲁汶大学汉学系主任钟鸣旦教授,在复旦进修期间为撰写明清之际“西学东渐”问题的博士论文专程求教,潘富恩先生为他详细指导了宋明理学,并带他去福建等地实地参访。此外潘富恩先生还指导了日本新潟大学原副校长深泽助雄教授、德国汉学家瞿开森教授、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现任校长李集雅教授等来自法国、韩国、秘鲁和马里等地的海外知名学者和大批海外高级进修生。

 

 

梁木其坏,哲人其萎。潘富恩先生的逝世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中国哲学界的巨大损失。进德修业,修辞立诚,潘富恩先生的道德与文章是一代知识分子的风骨与写照。潘富恩先生生前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将“人”字写端正,看重学术道德和气节,一生最敬佩其师张岱年先生的为人风范和道德文章。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潘富恩先生的精神与人格将永远激励后进学子,在一代又一代师生之间薪火相传。

 

潘富恩先生千古!

 

 

潘富恩先生论著列表

一、个人专著:

《中国古代两种认识论的对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此书后修订改名为《中国古代认识论史略》,1985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曾高达80万册,产生了广泛影响。

 

《吕祖谦思想初探》: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此书对南宋浙东学派经世致用之先声吕祖谦作了全面的探讨,为建国以来国内婺学研究的开创工作。

 

《中国哲学论稿》:重庆出版社,1984年。

此书是作者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将所发表的论文,经过选择,编为一集。颇多为作者独到见解。

 

《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研究》(与徐余庆合作):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

此书将理学的奠基者程氏兄弟的思想体系作了条分缕析,全书12章,40万字。大陆和香港台湾学者曾撰文评论,认为是当前二程研究中“最为精详”的专著。

 

《吕祖谦评传》(与徐余庆合作):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范缜评传》(与马涛合作):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以上两“评传”(即吕祖谦与范缜)乃匡亚明主编《中国思想家评 传丛书》二百部中第90卷和第45卷。该《丛书》被誉为“二十世纪巨大文化工程”。

 

《程颢、程颐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此书为《中华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之一,获第八届全国图书“金钥匙”一等奖。

 

《二程遗书》:程颢, 程颐撰 ; 潘富恩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此书为二程研究的必备参考书,出版后多次重印,最新于2020年再版。

 

《程颢、程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吕祖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以上二部著作均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策划的“大家精要”系列丛书第一辑。

 

《潘富恩自选集》:重庆出版社,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年。

此书汇集作者40多年来在中国哲学研究中发表的众多论文里的精粹 之作,共收入三十四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中国哲学命题与学派研究、中国若干哲学家的专题研究、学术争鸣与学术评论。

 

二、主编书目(含共同主编)

《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哲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

 

《中国哲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孔子思想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

 

《朱舜水与日本文化》: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国理学》(四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

该书和徐洪兴教授共同主编,获得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三、参编书目

任副主编,主编:严北溟,《中国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

该书是20世纪80年代复旦中哲学科最具社会和学术影响力的代表著作,由严北溟任《中国哲学史卷》主编,潘富恩任副主编。此书出版之后,一时洛阳纸贵,成为众多哲学研究人员案头必备的参考书。

 

任副主编,主编:匡亚明,《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由匡亚明教授特邀,从1991年起担该从书的副主编,分管哲学史类的书稿组稿和复审工作。他先后审定了《老子评传》、《孟子评传》、《荀子评传》、《智顗评传》、《惠能评传》、《二程评传》、《朱熹评传》、《陈献章评传》、《王廷相评传》、《王守仁评传》、《王艮评传》、《王畿评传》、《聂豹·罗洪先评传》、《罗汝芳评传》、《潘季驯评传》、《吕坤评传》、《刘宗周评传》、《陆世仪评传》、《朱之瑜评传》、《顾炎武评传》、《王夫之评传》、《颜元·李塨评传》等22 部书稿,另外,作为审稿人审阅了《韩非评传》。

 

共同主编,《中国哲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任副主编,主编:王蘧常,《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诠》: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任副主编,主编:张岱年,《孔子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四、代表性论文列表(含合著)

《叶适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光明日报》1957.03。

《谈“鹅湖之会”》:《学术月刊》1961.07。

《论老子“道”的学说》:《文史哲》1962.05。

《论格物致知》:《新建设》1963.03。

《“五德终始”说究竟是进步的还是反动的?》:《复旦学报》1979.03。

《论方以智的朴素辩证法宇宙观》:《学术月刊》1979.05。

《评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复旦学报》1979.05。

《论韩非的朴素辩证法宇宙观》:《复旦学报》1980.03。

《论宋尹学派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复旦学报》1980.05。

《关于柳宗元世界观的实质问题——与丁宝兰同志商榷》:《陕西师范大学报》1980.09。

《论朱熹》:《浙江学刊》1981.05。

《论孙武、孙膑“兵法”中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内蒙古师院学报》1981.10。

《农家学派“耕之大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复旦学报》1982.03

《论吕祖谦》:《浙江学刊》1982.03。

《略论中国古代关于量变与质变理论的历史发展》:《社会科学战线》1983.03。

《论春秋时代“物生有两”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复旦学报》1983.05。

《论龚自珍的哲学思想》:《浙江学刊》1984.06。

《略论二程的教育思想》:《中州学刊》1985.08。

《论二程的变革理论和对熙宁新政的态度》:《学术月刊》1986.04。

《记二程对佛、道的批判和汲取——兼论对鬼神说的批判和让步》:《浙江学刊》1986.08。

《论李退溪的教育观》:《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0。

《论二程的刑治与教化思想》:《复旦学报》1987.01。

《论二程的人才观》:《兰州大学学报》1987.04。

《重评王充论孔子》:《孔子研究》1987.04。

《论石介》:《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8。

《略论近代史上魏源爱国主义的军事思想》:《军事历史研究》1987.12。

《评〈洛学源流〉》:《哲学研究》1988.11。

《关于朱熹历史观的几点看法》:《浙江学刊》1988.12。

《论石介》:《文史哲》1989.01。

《孔子研究笔谈》:《时代与思潮》1990.10。

《论“东南三贤”理学思想之异同》:《甘肃社会科学》1991.10。

《儒学与浙江文化》:《浙江学刊》1992.03。

《论吕祖谦“兼容并蓄”的学术思想》:《中国哲学史》1992.04。

《吕祖谦与浙东史学》:《孔子研究》1992.04。

《吕祖谦的实学思想述评》:《复旦学报》1992.06。

《评周梦江先生〈叶适与永嘉学派〉》:《浙江学刊》1993.03。

《板凳坐冷 文章做实——评束景南先生的“朱子学”研究》:《哲学研究》1993.05。

《开拓宋明理学研究的新领域——评蔡方鹿著〈魏了翁评传〉》:《中国哲学史》1993.10。

《简评〈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发展〉——中国理想人格探讨》:《学术月刊》1994.01。

《儒家文化中的理性自觉与精神超越》:《复旦学报》1994.05。

《儒学研究的时代观解与回应》:《中华文化论坛》1994.07。

《论浙东学派的事功之学》:《复旦学报》1994.09。

《论天理与人欲》:《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11。

《探赜索隐 镜摄众流》:《中国社会科学》1995.05。

《求“道”的境界——评张立文先生的“朱子学”研究》:《学术月刊》1995.07。

《南怀瑾与浙东学派》        :《复旦学报》1996.05。

《谈阳明心学与〈西游记〉的心路历程》:《运城高专学报》1997.02。

《论洛学对儒学文化的新发展》:《复旦学报》1998.05。

《曾国藩论“自概之道”》:《浙江社会科学》1998.07。

《本体与存在的阐释——杨国荣教授〈心学之思〉评价》:《学术月刊》1998.09。

《孔子“持满有道”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8.10。

《返本开新──评〈内圣外王:儒家的社会哲学〉》:《山东社会科学》1999.12。

《评〈中华武德镜鉴〉》:《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0.02。

《论朱子与东莱思想之异同》:《朱子学刊》        2001.11。

《论吕东莱〈易说〉中的哲学思想》:《周易研究》2002.06。

《评孔令宏的〈宋明道教思想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3.03。

《论象山与东莱思想之异同》:《朱子学刊》        2005.02。

《论陆九渊与吕祖谦思想之异同》:《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06。

《论东莱与象山思想之异同》:《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08。

《略论浙东吕学中的“和而不同”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学习论坛》2005.12。

《论程颐〈周易程氏传〉中的辩证法思想》:《学习论坛》2006.06。

《同春堂的大儒品德和礼学思想》:《学习论坛》2007.06。

《论同春堂的大儒品德及其礼学思想》:《韩国研究论丛》2007.10。

《论吕祖谦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历史贡献》:《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05。

《论杨时的后继者“东南三贤”理学思想之异同》:《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02。

《学有根底,融会贯通——读〈朱熹文学思想研究〉》:《编辑学刊》2014.03。

《悼念季塔连科》:《光明日报》        2016.03。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