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关键词
汉代;易学;象数
项目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郑玄《周易》注研究”
正文
一、西汉象数易学的复杂性
二、“易占”与“易注”的距离
三、汉末象数易学何以如是
四、汉末象数易学理路的局限
五、汉末象数易学何以如是
注 释
(1)丁四新:《汉末易学的象数逻辑与“中”的人文价值理念的象数化》,《哲学研究》2019年第5期。
(2)《京氏易传》于每一卦至多只提及一两句经传文,以此支撑那些易占之论的合理性。其于《既济》等卦甚至根本不提及任何经传文。
(3)清)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78页。
(4)清)李道平撰,潘雨廷点校:《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77页。
(5)郭彧:《〈京氏易传〉导读》,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163页。
(6)这里说的“注”,是就广义而言,兼指各类经文训解,不只包括注体解经,也包括章句等体裁的经文训解。为方便故,姑且言“注”。笔者区分“象数易占之学”与“象数易注之学”的观点,系由高怀民先生“前期占验派象数易家”和“后期注经派象数易家”的提法发展而来,称“学”是为了区分同一位易家涉及的不同治学面向,避免将学术史中的复杂脉络简单化。高氏之说参见高怀民:《两汉易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2—172页。
(7)李元骏:《汉代象数易学的两个面向——以王弼对“存象忘意”的批评为例》,《周易研究》2018年第5期。
(8)王充并非典型的经学研究者,但其《论衡》中对灾异等思想之弊病的论述,大抵合于同时期古文经学家的立场。因《论衡》相关论述较为充分,故以此为例加以分析。
(9)(汉)王充撰:《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3—274页。
(10)(汉)王充撰:《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75页。
(11)(汉)王充撰:《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22页。
(12)(汉)王充撰:《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23页。
(13)(汉)王充撰:《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23页。
(1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24页。
(15)(清)惠栋撰:《后汉书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62页。
(1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62页。
(17)(汉)王充撰:《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69—373页。
(18)由于陈元、郑众等人的《易》注已不可见,尚不能确定这一过程从何时开始,但由马融《易》注辑本可知,其之肇始必不晚于马融。
(19)(汉)郑玄撰,(宋)王应麟辑,(清)丁杰后定,(清)张惠言订正:《周易郑注》,载于严灵峰编:《无求备斋易经集成》(第一七五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版,第49页。
(20)(汉)郑玄撰,(宋)王应麟辑,(清)丁杰后定,(清)张惠言订正:《周易郑注》,载于严灵峰编:《无求备斋易经集成》(第一七五册),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版,第69页。
(21)李元骏:《汉代象数易占的典要化之失》,《哲学研究》2016年第1期。
(22)(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3页。
(23)(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3页。
(24)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25)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21、286页。
(26)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