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会议纪要 | “通过孟子而思”:孟子学新探暨《孟子通释》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发表时间:2022-08-23 11:24:38    作者:    来源:“教化儒学”微信公众号

   2022年8月15日至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四川大学哲学系、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通过孟子而思——孟子学新探暨《孟子通释》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的近60名专家学者围绕议题展开了交流研讨,学界同仁800余人次与会。


15号上午
   上午上半场会议的主持人是曹峰老师,丁四新老师担任评议。郭齐勇、张学智、廖名春、舒大刚四位老师发言。

  郭齐勇老师以“李景林先生的孟子研究”为题,认为此书在解读中充分吸收简帛资料等现代学术研究成果,在内容上正讲孟子,对思孟学派有很好的阐释与定位。

  张学智老师以“孟子的终极关怀及理学衍展”为题,论述了孟子思想的宗教精神,并以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和张载的思想为例,阐明了此终极关怀在后世理学思想中的发展。

  廖名春老师的报告题目是“孟子“天下之言性”章新释”,老师结合出土文献,通过训释“故”“则”“利”“本”等字对孟子“天下之言性”章进行了新的阐发。

  舒大刚老师的报告题目是“‘三苏’父子的孟学观”,介绍了苏洵、苏辙、苏轼父子各具特色的孟学观。随后,丁四新老师对上半场四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评议,指出李老师对孟子研究的特别用心之处,对新书的出版表示祝贺。


  


   上午下半场会议的主持人是陈立胜老师,赵法生老师担任评议。曹峰、程奇立、韩星、林宏星、丁四新、刘成有、刘成纪、徐冰八位老师先后发言。

  曹峰老师的报告题目是“孟子与伊尹”,老师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指出在《孟子》一书中可以看到孟子对伊尹形象的塑造,孟子努力将伊尹塑造为儒家人物,意识到必须使用、消费伊尹为自己服务。

  程奇立老师报告的题目是“孟子礼学思想三题”,介绍了孟子的崇礼思想、孟子礼学思想的特点、孟子与荀子礼学思想的异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韩星老师的报告题目是“《孟子》的孝悌之道与家国情怀”,认为孟子在孝悌之道问题上,上述尧舜,继承孔曾,将孝悌之道作为基点,推衍至治国平天下,提出以孝悌为基础的王道主张。

  林宏星老师的报告题目是“动机效力与规范证成—黄百锐对孟子‘同情心’的诠释及其反省”,以黄百锐对孟子“同情心”的诠释为例,指出黄百锐认为孟子的同情心应该纳入人的本能反应,且把欲望概念排除出去。但林先生认为前者的必然性很难证成,且认为孟子一书中存在大量的道德欲望。

  丁四新老师的报告题目是“孟子哲学是子思子哲学的深化与发展”,指出孟子对子思不只有继承,也有拣选与批判。认为孟子用新的四行说取代了子思的五行说,以此为基础开出心性论,奠定性善的形而上基础,另外孟子没有对《中庸》的中和、慎独之道等特别关注,也使得《中庸》在后世未被《孟子》所取代。

  刘成有老师的报告题目是“浅议中国哲学的圣贤品格”,指出宋代理学尤为关注圣贤问题及天理心性圣性概念,这与大乘佛教、如来藏思想体系恰恰符合了儒家天道性命合一的精神有关,老师认为李老师的教化哲学是对儒家圣贤精神的阐发与揭示。

  刘成纪老师的报告题目是“孟子对周孔时代音乐观的发展”,认为孟子弥合了孔子围绕音乐制造的古今、雅俗之争,使音乐回复其一体性,以音乐的共享特质为传统尚和的乐论提供了理论支持,以人对音乐的无差别参与导出了“与民同乐”的政治观念。

  徐冰老师的报告题目是“情感的秩序与对象:‘二本’问题与杨墨思维误区探析”,认为“一本”并不只是血缘关系的爱亲,而是本于亲情。所谓“二本”实则是无本,指出杨墨的思维误区在于抽象化地理解了道德,并没有真正抓住道德形成的心理和情感机制。随后,赵法生老师对几位老师的发言做了精彩评议。

15号下午
   15日下午会议上半场由陈赟老师主持,何俊老师担任评议人。

  杨国荣老师的发言主题是“孟子的性命之学”。杨老师从整个中国哲学的性、命两个范畴作了深入剖析,揭示了性、命之间的复杂关联。他提出心性问题讨论是和穷理尽性相关联的。

  向世陵老师以“孟子‘仁术’义辨”为题,首先分析了“仁术”的提出与蕴含,齐宣王不忍牛餐觫而以羊易牛,孟子将此概括为“仁术”;其次,向老师谈到了对“仁术”的思考及扩充推广,认为“仁术”的核心仍然是仁,它经由“不忍”的善心触动而予以彰显;最后,向老师总结道:“仁术”是不忍之心的当然发现与意识自觉综合作用的产物。仁爱之心要落实,离不开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手段,“仁术”架起了自恻隐发端至仁政施行之间必须的桥梁。

  景海峰老师的发言主题是“从《孟子》所述看上古历史的建构”。景老师认为,《孟子》里也有很多关于古代圣王功绩的记载,但是孟子着力最多的是从教化的角度对道德文化的建构进行分析。孟子经过了精心的剪裁、编排,塑造了其以道德价值为核心的历史观,体现了孟子在战国霸道盛行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道德精神的坚守。

  白奚老师围绕“孟子的四端说与稷下学术”,指出孟子四端说不仅是孟子长期思考的结果,也是他在稷下学宫与各学派思想交流碰撞的结果。孟子以四端说为核心的性善论是对孔子伦理思想的重大推进,是对儒学自身理论建设的巨大贡献,奠定了汉代以后中国文化关于人性、道德修养学说的主调。因此,朱熹才说孟子发明四端对儒家学说具有“安社稷之功”。

  张志强老师的发言主题是“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张老师认为,在孔子那里天命还保留了某种不可知的味道,但到了孟子这里就把这种不可知进行了一个可知化的证明。孟子强调,天命是可知的,但可知仍然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前提性条件,这个前提性条件就是尽心知性。张老师认为李景林老师的《孟子通释》这个书里非常精彩的部分,就是对于心、性、情的讨论。所谓尽性的环节,就是李老师讲的旁通的意义。尽性是在推己当中尽己,反身而诚,把自我放到情境当中,在情境当中去感通。尽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尽情,情和理之间是不可截然二分的,情理合一。

  林乐昌老师的发言主题是“浅议张载‘变化气质’工夫论与孟子学说的关系”。林老师认为,张载变化气质论是对孟子性善论的补充,张载把孟子质气关系转化为心气关系,建构了一套“以心制气,变化气质”的工夫论。合内外之道是张载变化气质论的核心。六位老师发言结束后,何俊老师根据发言内容的侧重点,对几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分类评议。


   下午下半场会议的主持人是田智忠老师,评议人是林宏星老师。

  赵法生老师的发言主题是“李景林先生论孟子之‘才’与‘气’”,赵老师通过对《教养的本原: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这本著作和《浩然之气与人性本善——孟子“养气”说的本体意义》、《从论才三章看孟子的性善论》两篇文章的解读,对李景林老师在不同时期有关孟子的“才”与“气”的论述特点进行了分析。

  陈立胜老师围绕“儒家如何对待‘道德运气’——以孟子为例”的主题,从道德运气的含义和分类、儒家是否有道德运气意识、儒家如何对待所谓的“道德运气”以及儒家讨论道德运气的特点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

  何俊老师的发言主题是“陆象山论孟子的十字打开”。何老师解释道,所谓的十字打开,是指分解立意。他指出,象山认为,孟子对孔子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提出存养的概念,另一个是提出尽心的概念。

  魏义霞老师以“孟子与宋明理学”为主题,论述了孟子对宋明理学的重要影响,她认为孟子的“心”对各派理学家都有深远影响,张载、王夫之、朱熹等人的论述都有孟子思想的影子。

  王雅老师的发言主题是“权变——孟子的道德选择”。王老师指出,《孟子》里有几次提到“权变”,经是普遍性的道德原则,权是在面临具体情况时的选择。这个选择有的时候是一致,有的时候是不一致的,要视情况而定。

  唐文明老师以“沃格林论《孟子》与中国的精神天下”为主题,认为沃格林准确指出了精神层面的天下的核心原则是王道原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关于精神层面的天下,孟子是孔子最重要的继承者,所以沃格林通过对《孟子》的解读来说明孔子对精神层面的天下的建构,就是一个正面而简要的做法。

  陈赟老师的发言主题是“践形与圆满:孟子对超越性的‘超越’”,陈老师指出,要践行圣人之学,首先要理解君子之学,而君子之学的特点就是精神的超越性。在孟子界定君子的时候,首先要区分大体和小体,大体是心官,小体是耳目之官,通过区分达到了一种社会分层,劳心者和劳力者。孟子以道德信念来界定人,实现对生物性、感性和自然性的一种突破,由此建立起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

  任蜜林老师的发言主题是“早期儒家人性论的两种模式及其影响——以《中庸》、孟子为中心”。任老师对比分析了以孟子为代表的人性、物性相异模式和以《中庸》为代表的人性、物性相同模式,指出孟子通过心善来推导性善,心善是天所赋予的,不是后天所习得的,而在《中庸》里,不管人还是物,都是从天道而来,人、物的区别在于其是否能实现性。任老师还探讨了两种人性论模式不同的原因以及它们各自产生的影响。发言结束后,林宏星老师对几位发言人的发言内容进行了一一评议。

16号上午
   16日上午会议上半场由罗安宪老师主持,郑开老师担任评议人。

  陈来老师的发言为“《孟子通释》的特色”,指出《孟子通释》具有三个特色:一是具有吉大学派的学派底蕴,体现出金景芳先生提倡经学根底与邹化政先生注重理论思维的汇通一体特色;二是呈现出鲜明的孟学诠释义理派特色,注重对孟学义理的深入诠释,以及对孟学精神的整体贯通;三是体现了近年来中国哲学教材编写的重要收获。陈老师认为李景林教授致力于《孟子》研究近三十年,有许多独到的、深入的体会,与我们同时代的《孟子》解释有许多不同之处;同时,作为面向文史哲本科教学的教材是成功的,《孟子通释》将有益于中国哲学的相关教学和通识教育。

  陈卫平老师以“墨子:孔孟之间的重要环节”为题,从古今之辩(礼与法、贤与能、王与霸、述与作)、天人之辩(人与禽、力与命、兼与爱、和与同)、名实之辩(名与实、知与行、“学而知之”与“耳目之思”、言与辩)、君子与小人之辩(义与利、智与功、经与权、中行与狂狷)四个方面详细的论证了墨子是孔孟之间的重要环节。孟子在拒墨学的同时,又吸取了墨学,化解了墨子对孔子的质疑和挑战,从而深化发展了孔子开创的儒学,实现了“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世”。

  蔡方鹿老师从四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朱子的孟学观”:一则,朱子著《孟子集注》十四卷,集“四书”学中的孟学之大成。二则,朱熹在对抗佛老时,特别注重诠释《孟子》,建构心性论理论,阐发义理。三则,朱子重孟轻荀,肯定孟子的性善论,认为荀子的性恶论等人性理论“皆非知性者也”。朱子还进一步强调性之为一,其本为善,而恶来源于禀受之气的原因,集性善论之大成。四则,朱子反对“非孟”思想,批评李靓。

  杨泽波老师发言的主题是“孟子达成的只是伦理之善——从孔孟心性之学分歧的视角重新审视孟子学理的性质”。首先,杨老师举出了出于孟子而孔子不会讲的四句话,以明孔孟心性之学具有明显分歧。其次,从三分法的高度来看,孔子之心性学具有智性、欲性、仁性三个部分,而孟子只有欲性、仁性,而无智性。是以,孔子达成的善是全面的善,既有伦理之善,又有道德之善,而孟子达成的只是伦理之善。最后,杨老师强调孔孟心性之学分歧是儒学发展头等重大事件,它作为一个醒目的标志,意味着儒学发展开始由“源”变为了“两流”。

  丁为祥老师以“超越而又内在:孟子对于宋明理学的精神支撑”为题,肯定了“超越而内在”是儒家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一特征表现于孟子,展现为“天之所与”与“我固有之”的双向统一。孟子“圣人先得我心之同然”的说法,通过对“凡圣”之同的肯定,将“天人合一”落实于每一个体的是非知觉之间。孟子的这一规模,既构成了宋明理学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把握其基本分系、走向的一个判别标准。

  李振纲老师发言的主题是“孟子圣人观发凡——以《孟子》为中心”。李老师认为孟子的圣人观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则,孟子对孔子的圣人观进行了修正,认为“圣人,人伦之至也”。二则,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认为尧舜是规矩尺度。三则,孟子提出圣之“清”“任”“和”“时”,将孔子视为集大成者。四则,孟子的圣人史观与其民本主义两个向度结合起来才是孟子历史哲学的全貌。五则,孟子的圣人观中具有学以至圣的依据与工夫次第。发言结束后,郑开老师对几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一一评议。



   下半场会议由曾海军老师主持,赵金刚老师评议。首先罗安宪老师以“人性还是人之性,本善还是向善”为题进行发言。在人性还是人之性问题上,罗老师认为孟子和荀子关切的问题有根本的不同,孟子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人性即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荀子的问题是人之性的问题,人之性是人先天具有的生物本能。是以孟子言人性善,而荀子言人之性恶。在本善还是向善问题上,罗老师认为孔子所开创的仁义之道具有现实根基,因此我们讨论孟子心性论候必须联系其仁政思想。而仁政思想的核心是本善而非向善。

  郑开老师报告的主题是“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章劄记”,郑老师认为“万物皆备于我”至“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之间具有被刻意创造出的“跳跃”。《孟子通释》中对此章“物我人己内外的一体相通的境界”的定义是准确的。郑老师进一步指出:“我”接近于“圣人”,“万物”应理解为“百姓”,因此“万物皆备于我”表达的不是所有格,而是物我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

  方朝晖老师的发言主题是“静态人性观还是动态人性观——性善论解读新思路”。方老师首先从“性”之字义提出人性观实则有静态与动态两个维度。孟子性善论无疑是多元复杂的,如果我们立足于动态人性论视角,不难发现在《孟子》文献中不乏从“生命成长法则”来理解人性的例子。而孟子实则认为生命成长的一条法则就是为善可使生命辉煌灿烂,这一思想虽未被孟子直接言明,但在事实上构成了其性善论的重要背景。

  问永宁老师以“知言与以直养”为题进行发言。问老师受回教思想启发,对“知言”与“以直养而无害”进行再诠释。问老师认为在日常经验中,“言”是具有偏向的。故所谓“知言”与“以直养而无害”就是要从经验中脱离出来,而“言”之背后的“我”不再是具有人我分别的“形色之我”或“虚我”,而是超现象的与天在一起的“作证之我”或“真我”。

  王兴国老师以“孟子性善论的多重因缘”为题,认为孟子性善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五重因缘有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一是心性论成为战国时代的重大问题。二是战国时代关注和重视养生。三是辟杨墨,弘扬孔子之道。四是以人禽之辨创造性地提出性善论。五是在与告子的辩论中阐述人性善。必须透过和深入这五重因缘,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把握孟子的人性论及其重要的意义。

  陈壁生老师的报告以“孟子与《春秋》”为题,从解释学的角度,梳理《孟子》中叙述《春秋》部分的解释史意义。陈老师首先说明了孟子与《春秋》的关系,其次介绍了《孟子》与《公羊传》的文献相通性。最后以《孟子通释》对“孔子作《春秋》”的解释为例,说明《孟子》中对《春秋》的叙述经过了漫长的解释传统,其背后有大量的思想史意味,在后来解释学中产生了深刻影响。

  宋立林老师报告的主题是“孔孟人性论的贯通”,宋老师指出对于孔子人性论的定位大致有四种:一是不以善恶为性,二是善恶相混,三是性恶论,四是性善论。宋老师从文本出发,论证了从孔子的心性论事实上是一种隐形的性善论,且已经具有人性与天道贯通的思想。孟子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未被言明和论证的思想,即所谓“十字打开”。孔孟人性论思想意味着每个人可以通过自我的生命建立而自足地获得人生的终极价值。

  高海波老师报告的主题“‘性统心情’与‘心统性情’:二程与朱子的两种孟子心性观”。高老师认为朱子与二程的心性论具有区别:二程对于心性论的看法隐含着“性体心用”义和“本心”义,而朱子反对此二说。故相比较而言,二程对心性的看法更接近孟子,可概括为“性统心情”。而朱子则因为避免佛教的影响而反对本心观念,其心性论远于孟子,与二程亦不同,可概括为“心统性情”。发言结束后,赵金刚老师根据发言内容,对几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分类评议。

16号下午
   16日下午会议上半场由陈壁生老师主持,高海波老师担任评议人。

  杨海文老师以“‘一尺与八尺’的困局及其破解”为题,重思《孟子》6·1的王霸义利问题。“一尺与八尺”都是以利欲熏心为动机,以践踏道义为手段,以身败名裂为结局。在孟子看来,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既不能为了伸长八尺而弯曲一尺,也不能为了伸长一尺而弯曲八尺,而是必须正道直行。

  荆雨老师从“整体实存之性:孟子性善意蕴之楷定”,“情、才、气:实存善性之开显与呈现”,“思、存、养:实存之善的工夫与实行”,“演化伦理学:道德实存说之助力延展”四个部分谈《孟子通释》之一贯精神,论述了整体性实存之善,认为李老师的《孟子通释》为他思考人的道德的来源、根源在哪里,人的道德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想根据。

  曾海军老师结合李老师《孟子通释》,探讨了如何理解作为“真实无妄”的“诚”。曾老师认为,“诚”不属于一种反映存在事物的概念,而是一种不同于概念的观念;“诚”不在于把捉存在的事物,而是范导事物的存在,其范导作用时时需要心的主宰。如何才能清晰地阐明“观念”的发生,如同将概念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分析出来一样,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

  田智忠老师就《孟子》“天下之言性”章进行发言。田老师首先认为孟子对这章的三句话不是全盘接受,但也不是完全反对,也没有把其等同于性善论的结论。其次,田老师认为应该对这三句话进行一个逻辑的把握,将之与后文的“所恶于智者,为其凿也”联系起来。孟子反对的是由前三句引出的反智结论,强调性善是顺乎自然、天生的,用智也要行乎无事,顺乎法则。

  许家星老师从经学哲学的角度,讨论了李老师的孟子学与教化哲学。首先,他认为李老师的《孟子通释》既是一部经学哲学著作,也是一部创造性很强的哲学著作。其次,这本书是李老师读《孟子》三十多年来的凝聚和结晶,教化哲学即根底于《孟子》。最后,李老师在这本书中体现出的强调深思、独造、自得的治学方法,是很有示范意义和独立精神的。就李老师本人而言,李老师还有一份为中国哲学说话的担当,他在学术上坚定自己的观点的精神也很值得我们学习。

  王正老师的发言以“孟子对‘力’的反思”为题。王老师指出,在孔孟的意义上,力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儒家所否定的先天不平等的强力的因素,另一种是儒家所赞成和勉励的勉力而为、尽心力而为的“力”。对于李老师的《孟子通释》,王老师认为其特色是特别重视义理的阐释,并在义理的阐释的基础上对《孟子》的诸多观念和思想有所阐发。

  赵金刚老师以“恻隐与亲亲——仁孝何以一体”为题,讨论如何能够融贯性地解释仁孝的关系。“亲亲”有一定的“特殊化”向度,而恻隐是一个无特殊对象的普遍性的道德情感,如何消弭孟子乃至整个儒家内部的这种张力,赵老师认为,恻隐和四端是不稳定的,在锻炼的过程中,在亲亲中将抽象的德性具体化,将抽象的他者具体化,我们能够逐渐去实现普遍性和广阔性的仁。

  李记芬老师的报告主题是“略论孟子仁之端与能”。李老师指出,从仁之端进而谈仁之能的问题时,仁之端虽然为仁德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但要转变为现实,则取决于仁之能,这便是从心这一主体的功能上而言。只有发挥人的主体性,人才能在己之身心整体、自己与他人他物的相处中获得仁。仁德的实现问题也为后来荀子仁学课题进一步推进留下了空间。发言结束后,高海波老师对几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一一评议。


   下午第二场会议由杨海文老师主持,程旺老师评议。

  蒋丽梅老师论述了李老师的道家思想研究。首先,蒋老师认为李老师的道家思想研究涉及广泛、内容丰富,主要包括老子、庄子、管子和魏晋玄学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其次,蒋老师从语言分析、中国哲学方法以及道家经典系统和义理系统讨论了李老师的道家研究方法。最后,蒋老师认为李老师更强调儒道之间的一致性,突破儒道思想分野。

  张树业老师的报告题目是“李景林《孟子通释》‘以情应物’理论及对康德的回应”。张老师认为,康德哲学对于情感比较明确地采取一种拒斥的立场,情感对于康德而言并不具备道德属性。而通过李老师指出来的性善论,即人的道德性不是外铄而来,而是人的实存的积极情态性的存在,我们才从存在实现的动态过程的意义上把握到了人之生存的整体性特征,这才是孟子性善论的真义,儒家性善论的真精神。

  陈多旭老师的报告题目是“经典新诠与文脉存续——读《孟子通释》的一点心得”。陈老师认为,李老师的《孟子通释》为我们今天重新选择和诠释经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孟子通释》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通”字,它一方面荟萃了李老师数十年来研究《孟子》的诸多精要见解,另一方面,它也是老师寓作于述,用来印证和呈现教化哲学观的一部经典文献。对《孟子》作注,更有利于把文脉转化为血脉,对当下的经典阅读有重要的意义。

  董卫国老师的报告题目是“为文教立本——李景林先生对孟子心性论的诠释”。董老师认为,李老师的教化哲学特别重视心性之学,其一贯的思想是,“性”作为一种价值本源,是通过情感而指向对象,在以情应物的过程中把价值呈现出来。董老师最后总结到,教化儒学,并不是指教化儒学是儒学的某一个部分,而是说人文教化应是儒学一以贯之的精神,是从人性情的本原和人生活的实然而引导出来的一个价值系统。

  云龙老师以“教化哲学体系建构中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发表了自己的感想。云老师认为,“教化”不仅仅是一个角度,对于李老师来说,它是儒学甚至于中国哲学的一个内在的特质。李老师的教化哲学系统是在对经典的解读和诠释中逐步形成的,对《孟子》的诠释构成了其基石中的基石。云老师认为把孟子思想理解为以人性本善论为形上理论基础,统摄工夫修养论和境界实现论以及王道政治论于其内的教化哲学系统,是《孟子通释》的最大特色。除此之外,其借古鉴今的诠释特点,对于中国哲学的现代性转化的完成,以及当今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之道,都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戴森宇老师的报告题目是“《孟子通释》中体现的教化意涵”。戴老师首先讲述了《孟子》宋以前到现在的解经诠释史,认为过去的《孟子》其实都各有所偏。而李老师的书随文对《孟子》中的各个重要问题和关节处通贯地进行疏通、辨析,彰明主旨,勾弦发微,往往能够一针见血地点出《孟子》的真精神。同时,戴老师认为李老师的《孟子通释》是他对儒家教化哲学体系建构的重要一环,也是其教化理念落实到儒家经典方面的一次尝试,教化的意涵在《孟子通释》当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张培高老师的报告题目是“《孟子》在张载学术思想建构中的作用与地位”。张老师指出,《孟子》在张载的哲学体系中起到方向性的导向作用、立场性的作用,形象地说就是扮演着掌舵人的角色;除此之外,还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吸收孟子的心性论建构性二元论,第二是吸收孟子的气论建构变化气质的工夫论。发言结束后,程旺老师对几位老师的发言进行了一一评议。

   闭幕式由章伟文老师主持。董卫国老师对15日的会议发言做了总结,依据主题将其分为了四类:一是评价和反思李景林老师的孟子学研究,如郭齐勇老师、赵法生老师的发言;二是《孟子》中的哲学问题的专题研究,如张学智老师、廖名春老师、程奇立老师、韩星老师、刘成纪老师、杨国荣老师、向世陵老师、景海峰老师、白奚老师、林乐昌老师、王雅老师、陈赟老师的发言;三是《孟子》思想史、文化史视角的研究,如舒大刚老师、张志强老师、曹峰老师、丁四新老师、刘成有老师、何俊老师、魏义霞老师、任蜜林老师的发言;四是从域外汉学或西方哲学的问题意识切入对《孟子》的研究,如林宏星老师、陈立胜老师、唐文明老师、徐冰老师的发言。总体来说,以上发言也涵盖了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几个方面,一是重视义理和重视考据的传统经学研究,二是以哲学的视角来切入对哲学问题进行的研究,三是客观性的学术和文化史角度的研究。最后董老师表示,各位老师的发言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见解独到,对他和与会者都有很大的启发。

  云龙老师对16日的会议发言做了总结。首先,很多老师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做出发言,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带有西学背景的研究,如杨泽波老师、方朝晖老师的发言,既呈现出了他们对《孟子》的解读,又体现了他们自己关于孟子义理体系的建构;二是经学或史学角度的研究,如陈壁生老师的发言。其次,讨论的时间跨度也很大,主要是从先秦到宋明,如高海波老师、张培高老师、蔡方鹿老师、丁为祥老师的发言都是在宋明的视野之下看《孟子》。再次,讨论的对象一方面是《孟子》的本义,尤其是人性论、知言养气、“万物皆备于我”、实存之善、“天下之言性”章、“力”、四端之心、端与能、圣人观这些孟子哲学中很关键的议题;另一方面是李景林老师的《孟子通释》和教化哲学体系,比如荆雨老师、曾海军老师的发言。最后,云老师总结到,各位老师的发言观点独立新颖,对他和与会者都有很大的启发。

  会议最后,章伟文老师发表了闭幕致辞。章老师首先向各位参会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章老师表示,召开本次会议的原因是“圣道传承”,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慧命的传承,要“弘其道、传其学”,李老师的学术正体现出了传承中华文化的自主担当和对中华文化的使命感,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谈到,这也是北师大中国哲学学科的宝贵资源,他代表北师大中国哲学学科向李老师几十年来在这里的深情和辛勤耕耘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章老师再次向李景林老师和各位参会老师表达感谢,本次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

来源:“教化儒学”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