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陈来:蒙培元后期的朱熹哲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2-01-05 14:21:32    作者:陈来    来源:“人文日新陈来”微信公众号

蒙培元后期的朱熹哲学研究

陈来



 

在老蒙七十寿辰时举办的第一次的蒙培元哲学思想研讨会上,主题和框架是“情感儒学”。这个“情感儒学”呢,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这个概念和这个框架可以凸显出我们的一种文化自觉,就是儒家文化的这种文化自觉,把老蒙的思想放在当代儒学发展的展开中来看,所以是有益的。但是另一方面,经过这些年走下来我觉得也有一定的限制,就是我们这些年叫“××儒学”,这种讲法太多了。但其实,我们看像当代新儒家里面,唐君毅、牟宗三等,也没有一定要用一个具体的××儒学来讲,一般总称为“当代新儒家”。当代新儒家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以深厚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为基础来展开,提出其哲学的体系。而我们这几年有一个现象就是,不少同志热衷于提“××儒学”,但不是以深厚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为基础的。所以这样一来我觉得,像老蒙这样的学术体系就不能仅仅从“情感儒学”去了解,这样就割断了他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所以我想,虽然提各种各样的儒学还是有意义的,但是我们在进入老蒙的哲学和学术思想世界的时候不能仅仅关注他的“情感儒学”。我看今天第一个发言人就不再用这个概念,他用“情感哲学”,也许这个更好。特别是今天发布《蒙培元文集》,所以我今天的这个发言主要是要强调要研究老蒙的学术贡献总体,在讲他的“情感儒学”的同时,还要跟他的整个中国哲学研究结合在一起,才能理解一个体系的厚度。当然,我今天讲的是个案,主要是讲他后期的以《朱熹哲学十论》为代表的朱子哲学研究。我主要讲两个大问题,先讲第一个。
 

 

  • 首先,从他晚年朱子哲学研究的总体特点来讲,我把我自己作一个对照吧。我总是把自己定位为朱熹的专家,所以我最近十几年来写论文或是参加会议,我尽量使我的文章能够体现出我作为朱熹专家的这样一个身份、这样一个面貌。但是这在无形中其实也可能有局限性。而我看老蒙这个书呢,他的特点不是这样的。他是站在一个怎么来挖掘朱熹哲学里边的那些普遍的价值和普遍的哲学观念的角度,换句话说就是,更关注朱熹哲学里面哲学的普遍性,从而把朱熹哲学讨论和现代哲学加以对接,这是他的问题意识,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可贵的。

  • 第二个,就是从这个书里面可以看出来,他很强调生命哲学和生态哲学的立场来研究朱熹,这也是第一次我们开会的时候我跟玉顺同志提的意见,要重视他的生命哲学、生态哲学的立场而不仅仅是从“情感儒学”来概括他的哲学贡献,这在这本朱熹哲学的书中也有明白体现。从某一特定的哲学立场和角度去研究朱熹,这在我们国内以往的哲学史研究中较少。

  • 第三个,就是这个书弥补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这些第一代朱熹哲学研究者的不足。不足是什么呢,就是张立文先生、蒙培元先生他们在八十年代初写相关方面研究的著作的时候还没有看到牟宗三的书,也就不可能予以回应。那么我写我的朱熹哲学研究的书的时候,其实我已经看到了心体与性体这个书,是在84年,那时候耿宁从台湾把这个书带回来,可是我那个时候因为主体的部分已经写得差不多了,确定了自己的看法,所以我的研究里面也没有受到牟宗三的影响。因此,整个来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这些第一代朱熹哲学研究者也就不可能或来不及对牟宗三的朱熹研究做学术的回应。老蒙这本朱子的书呢,我觉得它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就是以批评牟宗三朱子哲学研究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作为它的重要背景,这应该是我们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代研究朱熹哲学的一个缺憾、不足。以上这三点,我觉得是这本《朱熹哲学十论》的一个大体的哲学立场和背景,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大问题。
  •  

 

  • 第二个大问题呢,我是要讲一下这个书的一些观念的特色。这个变化就其总的问题意识和框架来看,就是这本书一开始他自己在自序里面讲的,就是“我这本书是总结了这十个最重要的问题,可是这十个问题是过去朱熹研究中没有提出过的,但是还是能够代表朱熹哲学的基本内容和实质,因为以前没有提出过,所以它的探讨和论述是全新的,不同于过去研究朱熹哲学的框架”,当然也就不同于他自己前期研究朱熹哲学的框架和问题意识。所以这标志着他自己对朱熹哲学研究的重大的一个变化和提升,这个提升里面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哲学观点,对国内朱熹哲学研究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 第一点就是它的一个基本的立足点,是确定在朱熹哲学里边“天”或者“天理”不是超自然的观念,不是超自然的实体,或者一句话,不是超自然的观念实体或精神实体。这是他在本书确定要反对的观念。而他反对的这个观念是他以前朱熹哲学研究的基本观念,是他八十年代初研究朱子哲学的一个观念,那么现在他对这个观念进行了反思和否定,也就带来了他对朱子哲学理解的一种根本的变化。

  • 第二点就是,认为朱熹哲学里面只有一个世界,没有两个世界,它第二章的题目就叫做《一个世界还是两个世界》,那么以前写朱熹哲学是没有这么提的。当然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由来,因为冯友兰先生在三十年代的《中国哲学史》中讲朱陆之辩的时候也特别提这个“一个世界还是两个世界”的问题,但是老蒙在这个书里面把这个问题上升为对朱熹哲学世界观的一个主要性质的把握,那么这样“一个世界”的说法就包含了他要重新定义朱熹哲学体系的一点。就是他认为朱熹这个体系最重要的一个立场就是“本质即存在,存在即本质”。这个不仅是他以前没有讲过的,过去四十年我们研究朱熹哲学也没有这样提过,这是跟“一个世界”有关的。虽然是一个世界,但是有本质和存在两个方面,本质即存在,存在即本质。在我的理解中,其实这个讲法和熊十力的即体即用的体用论的提法有接近的地方。

  • 第三点就是,讲认识和存在的区别,就是确定认识不是存在,存在不是认识,认识的分析并不等于实存、存在的实存,那么这个应该也是跟冯友兰先生晚年对理气理事问题的反思有关。所以我想他的新的体系里边从根本点来讲有以上这三点,那么这三点都可以在他的几个章的题目中见到。

  • 第四点,就是他对牟宗三的回应,牟宗三把朱熹哲学看成是一个横摄的体系,那么老蒙这个新书就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个回应,说朱熹的体系应该是两个方向,它不仅仅是横向,而是既有纵向也有横向。他把朱熹体系中纵向的部分描述为从明德到至善,然后把横向的部分概括为从格物到致知,这样他就从体系上来讲不仅是对牟宗三的判断提出了不同意见,而且给出了自己的一个整全的答案和分析,就是朱熹的体系既有纵向又有横向。

  • 第五点呢,就是他对朱熹的新的研究里面对“理”的概念也做了一些新的研究,他这个书主要还是从《四书章句集注》这个文献来着眼。就“天理”的这个概念来讲,他讲了四条,首先是所以然与所当然,这个以前大家也讲了,然后他特别讲自然与本然之理,生理、生生不息之理。那么这些讲自然、讲生理当然是和我前面讲的他从生命哲学这个新的观照角度出发有关系。他还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这个观念当然跟“情感哲学”也有关系,就是认为朱熹所讲的这个理、这个理性是“具体理性”,不是抽象理性,不是康德的抽象的实践理性,那么这个“具体”呢,就要联系到他谈论的理性和情感的关系,上次我也讲了,所以这里可以看出他对理、理性的理解也从一个新的哲学的角度来看的。

  • 总之,这本书体现了老蒙后期对朱熹研究的重要贡献,值得大家进一步认识。由于时间关系,我就做这个简单的发言,最后,我还是祝老蒙身体健康,能够早日恢复!
     


     

    (2021年12月25日在《蒙培元全集》出版发布会上的发言)

     (录音整理:黄杰)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