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世界著名中西比较哲学家、国际著名汉学大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山东省儒学大家、2020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安乐哲先生《生生的中国哲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四海孔子书院举行。新书发布会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主办,在四海孔子书院举办。发布会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开展,京内的嘉宾线下参会,京外的嘉宾线上视频参会。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践,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干春松,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会员联络委员会主任牛喜平,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温海明,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安乐哲儒学大家团队核心成员田辰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乔清举,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飞,人民出版社总编室副主任段海宝,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秋,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张朝意,国际儒学联合会联络委员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孔德立,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孙福万,孔子研究院副研究员、海外儒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副主任路则权,黑龙江大学教授吕伟,宁波大学教授辛红娟,北京大学副教授赵延风等专家学者以及多家媒体参加。发布会由北京四海孔子书院院长冯哲主持。
《生生的中国哲学》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和孔子研究院联合资助出版,属于孔子研究院安乐哲儒学大家“翻译中国”项目系列成果之一。本书包含了安乐哲23篇中西比较哲学学术思想论文,是安乐哲在中西比较哲学领域最新开拓的见证,向中西学界展示他对人类哲学大变革时代的沉思。安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是个活的传统,自古及今生生不息,他倡导全息性“焦点—场域”式“一多不分”学术方法。他的中西比较哲学注重文化语义与“阐释境域”方法论;注重中西关于“人”观念的深入对话,他把“人”阐述为“生成中的人(human becomings)”,说明人同宇宙变动不分的关系,把对“人”的哲学思考扩展到全人类和全球化的境遇当中去。安乐哲注重中国哲学“成己成物”、“成人”、“成仁”的“做人”过程,深入阐发中国哲学是“生生”的哲学。
安乐哲教授作为《生生的中国哲学》的作者,做了言简意赅的总结,他说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里迅速崛起,现有的经济秩序发生变化,但是中国的文化在西方那里很陌生,西方的个人主义意识形态仍然是主导,在面对这个时代的紧迫问题的时候,中国文化可以提供替代方案。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不能再留恋个人主义意识形态,中西哲学对话进入了一个大变革新时代,中国哲学将成为世界哲学与文化发展的重要理论资源。
温海明教授参与了安乐哲教授《生生的中国哲学》新书的总体审校工作,他指出,生生的中国哲学是一个共识,生生是中国哲学的底色。首先是宇宙论,宇宙是个生生不息的过程,不断循环的过程;从本体论上,一切事物单向存在的状态就是生生不息的;从伦理学意义上,我们所有的人都活在生生不息的过程当中,扮演一个活着的成人过程;最后,生生也是一种美学的状态。
张践教授认为,中国文化是群体本位,西方文化是个体本位,中国文化的群体性,不仅仅在于一个社会生活的环境,从根本文化上讲,中国哲学不把人看成一个点。因为我们的文化从来不是人神二元不可调和的对立存在,也不是本体和现象不相关的切割,中国人总是在生生不息的自然、宇宙、社会、家庭这样一个大的网络里来看待人的问题。
干春松教授提到了安教授所曾提到的角色伦理学问题,他说,一个人在社会中肩负的义务和责任,是与在某个特殊场景中所要担负的角色和使命相关联的,这是安教授对于传统儒家特别有见地的认识。关于儒学成人论,我们个人可以有天赋有良知,但不是生下来就有天赋就有权利,要落实天赋和良知,必须是努力,甚至是终身努力,这是成人的一个过程。他还提到,我们的文明需要有一个新的自我反省和开启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如果仅仅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和中国文明的立场上去认知,都会产生一些问题,在对“一带一路”的解读下,安教授有了更强的使命感,就是要通过文明对话和文明比较的方式,来倡导一种新的东西方文明互鉴新模式。
牛喜平副会长谈了三点内容,他说,第一,面对人类命运的前途,安教授进行了哲学思考和给出了答案。安教授融汇中西、贯通古今,将哲学论证与当代世界实际紧密结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做了相互验证,回应了当代人类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安教授建立了中西比较的哲学理论、方法工具,为中西文明互鉴开拓了新道路、新途径。第三,安教授认为要在中华文化自己的阐释下理解中华文化和中国主张,对外翻译要走阐述为主、翻译为辅的模式,倡导不同文明当中要加强哲学层面的相互影响,融会贯通。最后他还强调,安教授的研究为中华文化建立起了正确的国际传播理论方法和战略,他建立的这个方法、理论,包括他这么多年的实践,对我们都很有启发,可以在中华文化与其它文化的交流互鉴当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要呼吁社会、政府,要对他和他的理论给予足够的重视。
田辰山教授重点论述了“一多不分”和“一多二元”的区别,他讲到,西方文化更多的是“一多二元”,而中国的文化则是“一多不分”。一多不分对中国人认识自己的文化,是一次很深刻的理解。世界之合,实际上是一多不分之合。在这个意义上,一多不分起到了启发的作用。中国儒释道的经典,甚至现在的东西,我们都可以用一多不分来加深认识,这是我们中国人理解自己文化的新视角,我们要“走出庐山”,再回头看自己的文化。
乔清举教授讲到,安教授的方法解决了中国哲学里面主客的光谱性的连续性统一问题,这种统一性背后是中国哲学的基础。同时,我们研究中国哲学,不仅是研究中国,也是为世界文明、人类和平做贡献,从这个角度来讲,安先生的中国哲学研究、比较哲学研究,给我们的专业提供了深层次的启发。
吴飞教授提到了生生和存在之间的差异,生死之间是生的关系,但人与上帝之间是创造的关系。我们更多的讲的“生”,是一种更加自然的有别于上帝造万物的创造观。“生生”之所以成为核心概念,是因为它指的不仅仅是生物性的生,还有对性、对人性的诠释。人生之中就有对善恶思考的这个“生”,而这个“生”其实是我们对“性命”的理解,和我们所说的生生不息,流动不息,变化不息是有联系的。
王秋教授谈了理解安教授哲学的四个维度,从历史定位层面,安教授的哲学思想代表着新的哲学动向,我们读安乐哲的思想,我们能够感受到西学东渐到东学西渐的导向的变化。从主体定位层面,安教授是汉学家、哲学家、翻译家、新儒家,他代表了哲学的示范效应,就是我们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哲学,讲好中国故事,他给我们提供了生动案例。《生生的中国哲学》不仅仅是对中国哲学具有的生生精神和内在生命动力的揭示,也是对中国文化,将在21世纪文化格局当中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的预见和期待。从虚实方法角度上说,安教授的中西比较阐释学,给我们带来了中西哲学的世界性表达的案例,这是一个榜样的哲学,它具有哲学共性,而不是简单的具有民族特性。最后在问题意识方面,安教授的哲学给我们示范了新的表达,他更多的是从人类生存境遇的变化,人类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出发,来表达中国哲学的问题和语境。
张朝意教授认为,我们中国现在面临在世界范围内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安教授用自己几十年的研究,把中国文化作为人类最好文本向西方人阐释,作为一个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的杰出贡献。安教授的著作以英文文本,娓娓道来向西方传达中国声音,这也提示我们,在进行中国文化的阐释或者解读工作的时候,以及在今天我们推动文明互鉴的共同目标的时候,需要有多语种建构的思路。
孙福万教授认为,中国哲学的本质就是“生生”。“生生”背后是阴阳,《周易》讲阴阳互动,阴阳二气的互补交流,才产生了这个“生”,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生生哲学讲相互依存,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非常一致,亦如《周易》所讲的阴阳对立互补。生生哲学揭示了中国人的贵生的哲学,强调了中国人的生命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体现的是积极的人生观,对年轻人很有启发。同时生生哲学讲人和人的依存,对现在的个人不婚主义、少子化现象,也有积极意义。
孔德立教授谈到,生生哲学以人为根本,而且那个本是体现在用上。生生,在儒家思想中体现的是仁者爱人的境界,让别人生,让万物生,儒家是在成就他人的基础上成就个人价值,这是生生。所以安教授的生生哲学,实际上是儒家的“人学”,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并结合儒家角色伦理学,来反对西方的个人主义。
赵延风教授认为,我们在面对人类共同困境的时候,安教授从哲学家的使命感的层面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其实不是说站在中国或者站在西方的角度,而是从全人类的角度给出的回答。同事她又提到,在高度西化的今天,我们谈文化复兴,向世界诠释我们的独特的哲学概念,安教授的书籍就显得格外重要。最后她谈到生生哲学,生意味着连接,爱人不是爱他人,而是我爱我自己的一部分。对此,安教授用了更大的一个词,叫“生态系统”,我们全部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相互连接的个体,这是我们的天下一体之仁的思想。
中南大学副教授郭薇,鞍山师范学院副教授、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常青,衡阳师范学院副教授唐旭,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文娟,夏威夷大学博士、海南省南海文明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黄田园分别发言,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国际儒联企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卞俊峰、东西方慈善论坛执行总裁兼 CEO王庆泓、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后吴愁、工商管理博士陶安军在学者自由发言环节进行了发言。温苏学区办书记郭征,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科技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薄世荣,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联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李焕梅,人民日报社视点新闻版主编董建勤,中法学校校长孙继刚,北京磊石研究院董事长黄伟东、院长田原,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办公室室主任、安乐哲助理张凯等线上线下近80位专家学者与会。
最后,四海孔子书院冯哲院长做了简要总结,我们今天再次重温了安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中国哲学的温暖,希望沿着安老师开的这条路,把温暖做到永恒,也就是用《生生的中国哲学》去温暖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