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哲学动态》与《中国哲学年鉴》编辑部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经典与时代”青年学者工作坊第二期“真知之路:庄子哲学研究的新展开”,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如期举行。
长期以来,《庄子》以其卓越的哲学品质、丰富的义理内涵,吸引了无数注释者和研究者的深入探讨,成为中国哲学研究的核心文献。研究的基础是文本,而对文本腠理的深入系统分析是《庄子》研究得以推进的关键。杨立华教授于2020年10月出版的新著《庄子哲学研究》,立足《庄子》文本脉络与篇章结构的精到分析,深入揭示了庄子中的一元论哲学,堪称近年来《庄子》研究的一部佳作。工作坊围绕《庄子哲学研究》一书展开,共分为杨立华教授主题发言、有关庄子思想研究的新进路的讨论、有关中西对话中的庄子哲学研究的自由发言三个环节。
全体合影
杨立华教授的发言主题为“理解的意志与文本的边界”,主要介绍了他写作本书的心路历程以及对庄子哲学与中国哲学研究的相关认识。杨立华教授很早就对《庄子》哲学产生了关注,在阅读和讲授《庄子》文本时,他面对着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对《庄子》的解读,应当从思想的逻辑展开,还是按照文本的先后顺序展开?顺着这一问题继续思考,杨立华教授发现,《庄子》文本,特别是内七篇有着极高的结构完成度,其概念是次第展开而逐层推进的。《逍遥游》通过大鹏的意象打开了一个“大知”的视野,紧接着《齐物论》以“知”为核心搭建了一个基本的逻辑框架。《养生主》和《人间世》两篇落实到具体的人事中,分别从个人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深入到具体丰富的生活世界,其中天人这一概念在《养生主》中第一次明确给出。《德充符》的核心是至人与全德,通过全德来弥缝《人间世》中自我与他者“不得已”的歧裂。《大宗师》遵循前五篇已建构的“知”和“天人”的框架,展开了“造物者”“造化”等一系列概念,“命物之化而守其宗”,宗即根源,师即主宰,真知的本根在这一章得以显露。而通常被解释为“内圣外王”甚至比附为政治哲学的《应帝王》篇实际上透露出庄子对于现实政治的厌倦,因为天下大治属于历史的偶然,即至德之人居天子之位,但实际上庄子在全书中只认可舜有此至德。总的来说,对于“知”和“真知”的探讨,是庄子哲学区别于黄老之学的根本命题所在。由此可见,《庄子》内七篇是层层展开的,庄子不急于在一开始抛出所有的概念和观点,而是随着思维的延伸逐渐给定、完善命题与论述。《庄子哲学研究》一书正是顺着《庄子》篇章内在的主体思路而解析、讨论的。
杨立华教授指出,他对《庄子》文本的解读建立在自己对文本整体性质判断的基础上,而解读的具体方法则是字字落实与文本内证,循着哲学家的思想进行完整的思考。杨立华教授肯定了刘笑敢先生对《庄子》内外杂篇性质判分的考证,并指出,内七篇不仅为庄子所作,更是庄子所编,具有高度的完成性,而外杂篇如《庚桑楚》等,很有可能是庄子前期探索性写作的草稿。基于这一认识,杨立华教授认为《庄子》内七篇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性的思想主体而存在的,这决定了《庄子哲学研究》一书以一句话不放过的细读方法来对《庄子》作深入的解读。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色。
杨立华老师
杨立华教授的发言结束后,在场学者围绕发言与《庄子哲学研究》一书的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程乐松老师认为,《庄子哲学研究》有着超越解读和建构的方法论张力的自觉,以回向的态度进入庄子的世界,揭示了庄子哲学体系高度的完成性,在言说与不可言说之间展开真知的探求。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的王威威老师对杨立华教授将内七篇体系化展现的研究进路表示赞赏,同时提出,先秦诸子文献经历了一个动态的过程,可以从思想家思想演变的角度提炼某一种体系性。
王威威老师、程乐松老师
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的唐纪宇老师认为评价一个研究的意义或因其学术价值,或因其思想价值,而《庄子哲学研究》则兼具两方面的优点。杨立华教授对庄周梦蝶一章的解读展现了卓越的文本解释力,从而开启了一条不同于以往释庄者的真知之路。因此,对中国哲学研究的真正推进,非文本之突破,亦非思想史之突破,必以哲学本身之突破为最终归宿。最后,唐纪宇老师向杨立华教授请教了庄子“真知”与程朱“真知”之间差异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的白辉洪老师肯定了杨立华教授对思想主题的准确把握,使庄子研究超越了历史性或文本性而进入到哲学思想展开的样态,不过《庄子哲学研究》也存在一些可以深入发展的地方:一是关孔子形象的分析似乎有些不够,应当更加深入地关注庄子对孔子学说的发挥性理解;二是杨立华教授认为至人是不言说的,但不言说的圣人也有着不同的出场方式,如“藐姑射之山”的神人是直接以一种谬悠的言说而非他人的转述出现的,这似乎反映了庄子对圣人存在之现实性的某种信念;三是有关庄周梦蝶的解读,其概念使用还有不完美的地方。
唐纪宇老师
白辉洪老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孟琢老师认为,杨立华教授通过一元论把握庄子,超越了以虚无主义、相对主义解庄的研究进路。而《庄子哲学研究》的篇章阐释结构可以使我们看到传统章句之学重焕生机的可能,不再拆散经典文本各取所需地纳入不同阐释结构,而是以经典文献的内在条理性为基础重建中国哲学自身的话语体系。杨立华教授的著作展现了一种“新章句”的示范样态。不过,书中在某些地方也有训诂上的可商之处。
孟琢老师、谢琰老师
工作坊第三环节,学者们通过西方哲学的引入,从中西对话的角度对庄子哲学展开了进一步探讨。
首先是研究西学的诸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的三位老师从西学研究的角度对杨立华教授的著作进行了评述。吴功青老师指出,杨立华教授的这部书不仅仅是以西解中,更是以中化西,将海德格尔的某些思路与庄子哲学进行潜在的沟通,给庄子哲学一种超出主体哲学的可能的同时,又用庄子哲学去化解西方哲学的某些问题。比如庄子的“不知之知”,实际上与海德格尔对“此在之外”的论述可以沟通,与西方哲学的存在论传统存在对话的可能。但是此书对主体哲学的构建存在一定的犹疑,俗谛意义上的伦理秩序维度也有进一步解释的空间。雷思温老师接续了吴功青老师有关西学中化的话题,认为《庄子哲学研究》没有采取向西学去“舔”的方式进行写作,虽然可以窥见大量西学思维的影子,但立起来的是庄子独特的完整精神世界。雷思温老师指出杨立华教授有关真知、主客体、同一问题的论述与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有内在相通之处,但庄子最高之知、不知之知是通过“忘”加以实现的,与柏拉图、奥古斯丁、黑格尔等人的“回忆”说有本质不同,是一种非常中国式的表述。孙帅老师提出了经典解读“陌生化”的概念,这种“陌生化”的积极一面会使“经典”在“时代”的新经验中再次被激活,从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但中学西学互释是否会使双方失去自身的某些特质,由此产生消极的“陌生化”后果,仍是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
吴功青老师、雷思温老师
孙帅老师、李霖老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韩骁老师对真知之路的相关问题较感兴趣,认为杨立华教授对真知之路的思辨涉及到“此处/彼处”的张力结构,而针对言说与不言说的关系的思考实际上构成了对主体形而上学或后康德哲学的某一种回应。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的刘万瑚老师针对真知之路的追寻是否与庄子“吾丧我”的非主体主义旨趣存在张力的问题提出了疑问,因为真知之路的一条基本途径是奠基于自我不可怀疑的确定性;他还就下述问题请教杨老师,即从“吾丧我”的非主体主义基调如何以确定可靠的方式达到天籁,以期最终获得真知。
韩骁老师
刘万瑚老师
研究中学的学者同样也给出了许多精彩的意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董婧宸老师从训诂学的角度对《庄子》的阅读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探讨了训诂和思想之间的张力,以及训诂在文献解读中的基础地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谢琰老师认为,《庄子哲学研究》以概念群而非单个概念作为理解的支点,可以更立体地理解文本;又以中国本土哲学的独特性、共通性为出发点,对庄子哲学的内在理路进行了富于新意的阐发。北京大学历史系的李霖老师指出,要把握经典文本中那些稳定的存在物,一是靠文本的结构,二是靠文本的思想,而杨立华教授对文献内证及概念互文的寻求和运用是对《庄子》内七篇立体结构的探索。
董婧宸老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王正老师表示,《庄子哲学研究》虽然包括“真知之路”的提法等使用了许多西学的手段,但真知最终通向的是命等一系列等中国哲学的经典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李晓璇老师关注了《庄子》内七篇的文本结构问题,认为文本结构的建构会直接影响文本的走向以及解读方式。文本性质也影响着文本的解读方式,与历史性的《公羊传》或经学性的《三礼》不同,《庄子》是一个具有散文风格的哲学文本,所以适于通过章句顺着文本的脉络抽绎各篇章中的概念进行解读。
王正老师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的李春颖老师认为西哲的过度强大“抢夺”了许多中国哲学原有的观念,比如主客体的概念在《庄子》文本中即有“吾我”“彼是”等明确的主客关系的表述,而庄子追求的主宰性的凸显恰恰在于超越了对立的“我”,这本身是一个完全的中国哲学的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的秦晋楠老师、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的李震老师、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的陈睿超老师围绕真知的主宰意义、客体问题、庄子哲学的概念化展开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评论和提问,同样极富启发意义。最后,清华大学哲学系的赵金刚老师曲终奏雅,引用潘雨廷先生之语,“以不知之知思之,戒其凿也;以不言之言言之,去其妄也”,结束了工作坊的讨论。
李春颖老师
赵金刚老师
陈睿超老师、李晓璇老师
李震老师、秦晋楠老师
杨立华教授感谢了到场学者的探讨与质疑,称自己确实写了一个具有极强主体性姿态、不一样的庄子。杨立华教授回应了学者们对《庄子哲学研究》的讨论与批评,并对来自文史学界、西方哲学界的学者的建议与互动表示了感谢。杨立华教授认为中西学问的对话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反映了学者们有着问题意识上的自觉,做学问应该指向一个更大的世界。
本次工作坊在思辨与对话的热烈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