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
为《孟子》首章鼓与呼
发表时间:2018-04-05 08:19:52    作者:杨海文    来源:《中华读书报》2018年3月28日第15版《国学》

 

轴心时期中华元典的开篇讲什么、如何讲,总是能让后经学时代的人们津津乐道。2002—2017年,我做《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学科编辑,先后编过王瑞来、郭美华、柯小刚、朱承等学者专论《论语》首章的文章[①]。2017年3月,李若晖教授来中山大学讲学,送了他研究《老子》第1章的专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老子集注汇考》第1卷,像一块大砖头,洋洋洒洒数十万言。

现在写这篇小文,猛然想起:谁为《孟子》首章(1·1[②])写过长篇大论呢?登录CNKI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篇名“孟子”“首章”检索,仅有一篇;以篇名“孟子”“何必曰利”检索,仅有三篇[③]。大致就是这四篇。我研究孟子这么多年,写过《孟子》末章(14·38)的论文[④],但没有写过《孟子》首章的文章,真是对不起孟老夫子!

通常认为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史记·六国年表》魏惠王(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5年)条:“孟子来,王问利国,对曰:‘君不可言利。’”[⑤]也就是说,公元前335年见梁惠王,孟子时年38岁(虚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⑥]《孟子》首章只有152字(不计标点符号),“何以利吾国”是第42—46字。司马迁(约前145—约前87)读《孟子》,只读首章,而且读了不到五十个字就“废书而叹”,原因何在?《史记·太史公自序》说:“猎儒墨之遗文,明礼义之统纪,绝惠王利端,列往世兴衰。作《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⑦]根子就在“利诚乱之始”,所以要“绝惠王利端”。

《孟子》首章究竟讲了什么呢?有两段话可谓点睛之笔。一段是“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朱熹(1130—1200)的《孟子集注》卷1认为:“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此二句乃一章之大指,下文乃详言之。后多放此。”[⑧]另一段是“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黄宗羲(1610—1695)的《孟子师说》卷1认为“七篇以此为头脑”:“正言仁义功用,天地赖以常运而不息,人纪赖以接续而不坠。遗亲后君,便非仁义,不是言仁义未尝不利。”[⑨]《孟子》首章既有一章之大指,更是七篇之头脑,我们能说它不重要吗?!

1181年春二月,朱熹请他的老对手陆九渊(1139—1193)到白鹿洞书院讲学,陆九渊讲了孔子的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4·16[⑩])据《陆九渊集》记载,这次讲学不仅让听众“莫不悚然动心”[11]“至有流涕者”[12],就连朱熹也“深感动,天气微冷,而汗出挥扇”[13],足见十分成功。同样是据《陆九渊集》记载,朱熹觉得陆九渊讲的这段话最能打动人心:“今人只读书便是利,如取解后,又要得官,得官后,又要改官。自少至老,自顶至踵,无非为利。”[14]读书人的一生全耗在为做官而读书、因升官而发财的事上,所有读书人的一生都耗在读书做官、升官发财的事上,这种情形可怕吗?我挚信当时的听众是觉得可怕的,否则他们不会胆战心惊、泪流满面。

陆九渊听从朱熹的建议,事后写成《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一文。这篇文章没有收录最令朱熹感动的那段话,但写道:“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15]志、习、喻的关系其实很简单:有什么样的志向,就有什么样的选择;有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陆九渊还写过《君子喻于义》一文,其中有言:“孰利于吾身,孰利于吾家,自声色货利至于名位禄秩,苟有可致者,莫不营营而图之,汲汲而取之,夫如是,求其喻于义得乎?”[16]既然“孰利于吾身”“孰利于吾家”即是《孟子》首章说的“何以利吾身”“何以利吾家”,那么,陆九渊把义利之辨讲得铭感五内、感慨万端,何尝不是孟子的思想力量使然?人们常说陆王心学是孟子之学,这个例证显然不可忽视。

以上这些思想史考察,旨在说明义利之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同时是《孟子》首章毋庸置疑的主题。这个主题对于梁惠王有过影响吗?翻开《中国历史纪年表》,梁惠王的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69年—公元前319年,但公元前369年—公元前335年属于前一阶段,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19年属于后一阶段(称作“后元”)[17]。换句话说,梁惠王在位五十多年,公元前335年具有分界岭的重大意义。梁惠王究竟在位多少年,孟子究竟何时最初见梁惠王,实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8]。我们这里不做繁琐考据,只是借重《史记·六国年表》《中国历史纪年表》的一家之言,试图追问:公元前335年这个辞旧迎新的分界岭,跟孟子见梁惠王有关吗?

梁惠王曾说:“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1·5)据《孟子集注》卷1,公元前340年“齐击魏,破其军,虏太子申”[19]。这件事让梁惠王深以为耻。一心想让别人臣服,国运却是江河日下,怎么办?《史记·魏世家》说:“惠王数被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20]如此说来,梁惠王把公元前335年当作悔过自新的关节点对待,多多少少是与孟子“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1·1)有点关系的。

孟子见梁惠王,效果何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21]这是说当时的效果不好。历史的效果如何呢?2018年春季学期,我给中山大学哲学系2015级本科生上《孟子》课。讲完首章,又提到孟子说的一段话:“人不足与適[22]也,政不足间也;惟[23]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7·20)何谓最大的君心之非?就是不明义以为上、先义后利、义利双成的义利之辨。所以,《孟子》首章讲义利之辨,即便没有革除梁惠王的君心之非,但足以震动千百载以下所有的执牛耳者。正如崔述(1740—1816)所说:“孟子先义后利之旨深切战国时人之病,要亦古今之通患也。”“然则孟子此言诚救时之上策,亦千古之炯鉴也。故以此章冠七篇之首,而太史公读之亦深叹美之也。”[24]

先义后利既是义利之辨的重中之重,又是格君心之非的不二法门。正因此故,我们要郑重其事地为《孟子》首章鼓与呼,期待它执一御众、引领全书,敞开并激活孟子文以载道的文化精神。一旦抓住先义后利,我们读整部《孟子》,譬如涉及梁惠王的六章(1·1—1·5,14·1),就会高屋建瓴、纲举目张、触类旁通。

这里以1·2为例。梁惠王问道:大雁天上飞,麋鹿地上跑,“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举了文王、夏桀的例子,义正辞严地指出:“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义利之辨哪里抽象呢?与民偕乐,先义后利就能落到实处;不与民偕乐,就会民怨沸腾、鱼死网破,再有高台深池、奇禽异兽,你能有福享受吗?

像《孟子》这类大经典,往往有一些貌似不经意的安排。《孟子》有三万四五千字(不计标点符号),我曾发现“救”字只出现九次(1·7,2·11,2·12,6·5,8·29,8·29,8·29,9·7,11·18),还专门写过文章[25]。无独有偶,又发现“梁惠王”也是出现九次:《梁惠王上》前五章,各一次;篇名“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章句下”,各一次;14·1,两次。同是九次,假如这个意象即是救梁惠王,那它的本质是什么呢?“九”“救”“久”谐音,难道救梁惠王这类人注定是永远难以完成的历史宿命?

有此疑惑,请让我们从《孟子》的首章径直翻到末章,并牢牢记住:开门见山讲义利之辨,一锤定音讲道统之传,首尾呼应,贞下起元,正是义仕派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孟老夫子的苦心孤诣。

 

(2018年3月17日晚写毕)

 

附录

 

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邹晓东博士2018年4月2日微信评论:

“义者,宜也。”就此而言义也是利,因为宜的对立面是忌是祸。如此,义利之辨该如何谈起?与此相关:先义后利,义利两全,与智者利仁有无区别?一个设想:孟子个人原本也许更倾向于义利二分意义上的“仁者安仁/亦有仁义而已矣”,但游说诸侯却又不得不从利的角度为义做辩护。在辩护过程中,孟子触及“仁义才是大利”的思路,以安宅喻仁义意味着仁义才是最可靠的福祉。但最可靠福祉意义上的仁义,不可能是现成之物(有现成的规范),而只能是“心毋忘毋助长”意义上的因时制宜之义。相形之下,“利”则都是现成之物(有着现成的界定),是众目睽睽的争取对象。孟子性善论的精髓盖在于此。

 

珠海国学研究者刘楚平医生2018年4月2日微信评论:

读以上文章,说了一个“格”,“大人能格君心之非”。我从《易经》角度说其“格”功夫。《易经》没说“格”,但处处见“格”,整个《易经》贯通一个“利”。其“利”之用,并非今天说的私利,而是说“利”而益。《系辞传》“变而通”功夫所在,“变而通,通则久”,久,至诚,不息则久。“变而通而尽其利”,而“通”也是“通天下之志”。孔子“志于道”,故说义而利,义在性中之义。《系辞传》“利用出入,至德也”,而“出入”在一个动静;“其静也专,其动也直”,“出入”也是一个“往来”。《系辞传》“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反映了义而利也是一个“道义”之利。其义利为物不贰,也是生物不测,“诚者物之终始”。

 



[①]参见王瑞来:《〈论语〉开篇发覆》,《现代哲学》2008年第5期,第104110页;郭美华:《论学而时习对孔子哲学的奠基意义——对〈论语〉首章的尝试性解读》,《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第101107页;柯小刚:《教学与他者的伦理:〈论语·学而〉首章解读》,《现代哲学》2010年第1期,第115120页;朱承:《愉悦何以可能?——〈论语〉首章新析》,《现代哲学》2013年第1期,第101106页。

[②]此种序号注释,以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10年第3版)为据;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兹不一一标注。

[③]检索日期为2018316日上午。

[④]参见杨海文:《〈孟子〉末章与儒家道统论》,《国学学刊》2012年第2期,第6673页。

[⑤] [西汉]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第2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27页。

[⑥] [西汉]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第7册,第2343页。

[⑦] [西汉]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第10册,第3314页。

[⑧] [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1页;按,个别标点符号略有校改。

[⑨] []黄宗羲:《孟子师说》,沈善洪主编、吴光执行主编:《黄宗羲全集(增订版)》第1册,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⑩]此种序号注释,以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第2版)为据。

[11]参见《陆九渊集》卷23[南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5页;按,引文出自文后附录的朱熹跋语。

[12]参见《陆九渊集》卷36《年谱》,[南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第493页。

[13]参见《陆九渊集》卷36《年谱》,[南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第493页。

[14]《陆九渊集》卷36《年谱》,[南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第493页。

[15]《陆九渊集》卷23[南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第275页。

[16]《陆九渊集》卷32[南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第377页。

[17]参见方诗铭编:《中国历史纪年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新1版,第2628页。

[18]参见《孟子事实录》卷上孟子至梁在惠王后元之末条,[]崔述撰著、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13页。又,《孟子出处时地考》右论史纪梁事之失条:《孟子》书先梁后齐,此篇章之次,非游历之次也。赵注梁惠王章云:叟,长老之称也,犹父也。孟子去齐,老而之魏,故王尊称之曰:父,不远千里之地而来至此。”’齐宣王章云:孟子冀得行道,故仕于齐,不用而去,乃适于梁。建篇先梁者,欲以仁义为首篇,因言魏事,章次相从,然后道齐也。(注依宋本)其言可谓明且核矣。后儒不喜赵注,见展卷即云孟子见梁惠王,遂断为历聘之始。[]周广业:《孟子四考》,《续修四库全书》第15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下栏)

[19]参见[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206页。

[20] [西汉]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第6册,第1847页。

[21] [西汉]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第7册,第2343页。

[22]引者按:此字音谪,不能简化为

[23]引者按:原文误作(参见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第165页),现予更正。

[24]《孟子事实录》卷上孟子救时之旨条,[]崔述撰著、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第412页上栏、下栏。

[25]参见杨海文:《孟子与的哲学》,《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第511页。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